全词以问句开篇,上片问什么,下片问什么,归根到底是在问什么(水调歌头)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0:03:30
全词以问句开篇,上片问什么,下片问什么,归根到底是在问什么(水调歌头)急

全词以问句开篇,上片问什么,下片问什么,归根到底是在问什么(水调歌头)急
全词以问句开篇,上片问什么,下片问什么,归根到底是在问什么(水调歌头)

全词以问句开篇,上片问什么,下片问什么,归根到底是在问什么(水调歌头)急
上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脱化出来的,李白的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全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宇宙里、自然界、人生中原本有无数的缺憾.鲜花娇美,芳草茂绿,但枯荣有时,美景不永;亲情系心,相依相恋,而悲欢离合,聚散无常;时光无限而人生短促;怀才有志而机缘难凭……大千世界竟是这样美好而又缺憾地奇妙融合,诗歌赋吟因此才有那么多的惜春悲秋、伤离叹老之作.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士哲人困于这种人生的缺憾而悲愤不平;有多少骚人墨客惑于这种人生的缺憾而颓唐忧伤.岁月悠悠,现在轮到东坡.他“奋励有当世志”,但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只好自请外任,当有壮志难酬之恨.中秋佳节,兄弟同在齐鲁,相望而不能相晤,是有亲人不得团聚之苦.年届不惑,人生入秋,渐知人生短暂之紧促.时值中秋,霜风渐紧,将近万物萧杀之萧条.洞悉事理的东坡此时此刻对人生、物理的缺憾该有多少深切的感受!所以,他的词里才有那么多情感、思想的跌宕、回折.但是他绝不沦于忧伤颓唐.他站高一层,放开视野,以古今事理排解一己之郁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虽因离别而苦,月也并非永远团圆.万事万物之圆美、欠缺总在不容抗拒的循回轮转之中.既然如此,又何必耿耿于月圆人散呢?继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超越了时空、地理的局限.“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共赏明月意味着双方健在并互相思念,这就足以令人庆幸和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