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哪三军?“尽”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22:18:48
“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哪三军?“尽”是什么意思?

“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哪三军?“尽”是什么意思?
“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哪三军?“尽”是什么意思?

“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哪三军?“尽”是什么意思?
毛主席诗里指的是:
红1方面军
红2方面军
红4方面军~
“尽”是“都”的意思
【三军】1.周 制,诸侯大国三军.中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2.军队的通称.《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汉书·灌夫传》:“ 魏其 言 灌夫 父死事,身荷戟驰不测之 吴 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 唐 章孝标 《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诗:“朱门到晓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说唐》第一回:“〔 晋王 〕将宫内之物,给赏三军,班师回朝.” 毛泽东 《长征》诗:“更喜 岷山 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3.古代指步、车、骑三军.《六韬·战车》:“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今亦称海、陆、空军为三军.4.三围.《管子·参患》:“故凡用兵之计,三惊当一至,三至当一军,三军当一战.” 陶鸿庆 《读诸子札记·管子二》:“‘军’之本义为‘围’,后世遂为师旅之通名……‘三军当一战’者,言三围当一战也.”
提起"三军",现代人普遍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实际上在中华文化中"三军"的说法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而且与现代陆、海、空三军实质意义也相去甚远.
春秋时,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随着时代演进,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唐、宋代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这时三军的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军的编制,历代沿袭,但人数多少不一样.汉代实行5人一伍,2伍为火,5火为队,2 队为官,2官为曲,2曲为部,2部为校,2校为裨,2 裨为军的编制.今天,前军、中军、后军编制已完全消亡,而被现代的陆、海、空三军所替代.

新四军 八路军 红四方面军 呵呵

红一军
红二四方面军
尽:全部,都的意思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制第九册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九课《长征》一诗,现在通用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九册)是这样解释的:“‘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建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语文第九册教案》也沿用了这一说法,至于街上出售的五花八门的各种学生参考用书更是直接抄袭这一说法。
这一说法欠妥,主要理由有二:其一...

全部展开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制第九册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九课《长征》一诗,现在通用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九册)是这样解释的:“‘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建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语文第九册教案》也沿用了这一说法,至于街上出售的五花八门的各种学生参考用书更是直接抄袭这一说法。
这一说法欠妥,主要理由有二:其一是毛主席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大部(陕甘支队)越过岷山的时间是1935年9月,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间是1935年10月,而这时还在岷山之南的松潘草地及其以南的红四方面军,不仅没有北上越过岷山,反而正在南下川康藏族聚居区;其二是,红二方面军的成立是1936年7月5日,这个时间比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间晚了九个月,毛主席显然不可能把没出现的事情写进诗里。
“三军”这个词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泛指红军队伍”。因为《长征》一诗是毛主席写的古体诗,在古文中,“三军”有四种意思,这在《辞源》中有详细的解释和例文,而《辞源》中四个义项的第二项即是:“军队的通称”.
“尽”的意思是都,全的意思。

收起

古代所说的三军是指前、中、后三军,或者是左、中、右军。
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么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骑兵 步兵)。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
现代的三军指海陆空...

全部展开

古代所说的三军是指前、中、后三军,或者是左、中、右军。
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么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骑兵 步兵)。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
现代的三军指海陆空

收起

红1,2 4方面军为三军
尽:全,都

《长征》中“三军”注释商榷

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选取了毛泽东主席的一首七言律诗《长征》。这首诗气势磅礴,对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进行了生动地描写和热情地歌颂,堪称成诗苑奇葩。教材中对整首诗作了注释,就总体而言,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科学性和通俗性相结合,无疑对小学生理解欣赏这首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恕直言,就个别语句的注释,仍有待商榷。
《长征》写于193...

全部展开

《长征》中“三军”注释商榷

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选取了毛泽东主席的一首七言律诗《长征》。这首诗气势磅礴,对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进行了生动地描写和热情地歌颂,堪称成诗苑奇葩。教材中对整首诗作了注释,就总体而言,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科学性和通俗性相结合,无疑对小学生理解欣赏这首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恕直言,就个别语句的注释,仍有待商榷。
《长征》写于1935年10月,最后两句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教材将诗中的“三军”注释为“具体指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我认为此注释似有不妥,值得商榷。
首先,注释有悖史实。
一、《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对“长征”的注释(2)是“特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二、中等师范课本《中国历史》(1986年人教版)关于长征的记述“1934年10月,中共产党中央和红军第一方面军八万余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这样,红一方面军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十一个省,行军二万五千里,最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三、毛泽东在1935年12月27日《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指出“有人说(例如张国焘):中央红军失败了。这话对不对呢? 不对。因为这不是事实。”“……因为我们完成了长征。”“十二个月光阴中间……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 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摘引《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据以上资料所述不难看出,毛泽东1935年10月写到的“长征”应是指“毛泽东亲自领导的红一方面军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不能错误的理解为“全国三大主力红军的胜利会师。”因为大会师发生在毛泽东写《长征》一年之后的1936年10月。因此,《长征》中的“三军”并非“具体指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这“三军”。若理解为“泛指红军部队。”似乎更为妥当些。
四、陈诚杰著《毛泽东与斯大林》一书中这样写到“1935年9月22日,毛泽东召集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和中央军委团以上干部开会。毛泽东说‘目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我们就是要北上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毛泽东喜出望外,看着身边,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而又斗志昂扬的红军战士,他接连写了两首诗词,那是在1935年的10月。一首诗是《七律•长征》……”
陈诚杰的记述为我们揭示了1935年毛泽东写《长征》时的写作背景、写作动机和写作对象。文中所提及的“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即是毛泽东亲自领导的红一方面军(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51 页注释 20)。此资料也作为怀疑“三军”注释的一个例证。
五、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课本《中国历史》第四册26页注释②写到:“1936年6月,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到达甘孜后,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根据这一注释可知,小语教材中注释“三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是在1936年6月组建的。也就是说,按时间顺序是先有《长征》,后有“红二方面军”。可见,诗中“三军”是不可能“具体指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的。因为毛泽东写《长征》时,“红二方面军”还没有组建呢。
其次,注释与诗意不合。
通观全篇,细品诗意,我们不难发现,诗中描写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这些被红军“只等闲”的“万水千山”和使红军“更喜”“过后尽开颜”的“岷山”,无一不是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间红一方面军在“远征”中的经历。诗中俨然为我们勾勒了一条红一方面军长征的路线图,但却全无“二、四方面军”的足迹。这说明《长征》是毛泽东1935年10月对红军长征的追昔之作,而非对长征的畅想之辞。
因此,将“三军”注释为“具体指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似乎与全诗的诗意不相吻合,上下文意也不能畅然贯通。
再次,注释与古汉语中的用词习惯相悖。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注释“三”时特别指出“(注意)古代汉语中的‘三’和‘九’往往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泛指多次或多数”。(当然“三”作具体数字是有的,但从以上所列史实和整首诗的诗意看,此处似乎不是这种用法。)另外注释“三军”为“对军队的统称。”这在古诗文中是不乏其例的。
如 《孙子•谋攻篇》“不知三军之事,而图三军之政者,则军事惑矣。”
又如枚乘《七发》“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
以上两例转引南开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为天津市广播函授大学中国语言专业编著的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上)》。此书将两句的“三军”分别注释为“古时军队的统称”和“指军队”。
蜀相诸葛亮《出师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
上例转引黑龙江省中师语文教研会编《古诗文注释赏析》。这里将“三军”注释为“春秋以后把三军当作军队的通称。故这里的三军泛指军队。”
语言是文学创作的工具,是文学作品形式的构成要素之一,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要有与之特征相适应的语言。《七律•长征》是一首古体律诗毋庸置疑,因而它的语言也要与古汉语的用词习惯相适应。这样看来,教材中将“三军”注释为“具体指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 这“三军”,显然与古汉语的用词习惯相悖。
另外,注释与近年的研究成果存在分歧。
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该社1963年出版的《毛主席诗词》的基础上,出版由胡乔木主持编辑的《毛泽东诗词选》。在“出版说明”中指出“正编四十二首,都经作者校订定稿。”(《七律•长征》在这四十二首之中)“一部分诗词在报刊发表以后,由于诠释者对原作意义有不少误解,作者因在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文物出版社同年九月刻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作了一些批注。那些批注作者没有发表,现在采录,标为‘作者自注’。此外,一九六四年一月,因为外国文书籍出版局要按照本社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出版由钱钟书同志主持翻译的英译本,应英译者的请求,作者就作品中一些解释有分歧的词句,一一作了口头答复。现在为了适应多数读者的需要,编者根据作者本人的这些解释的记录,以及对作者诗词有专门研究或对其中多数作品写作过程比较了解的同志所提供的帮助,对每首作品都加了注释。”其中对“三军”的注释为“三军:古时候军队曾有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的,以后泛指整个军队。”
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在《毛泽东诗词选》基础上,出版了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诗词集》。在“出版说明”中指出“《诗词选》的注释工作是在胡乔木指导下进行的,不少注释是他亲自撰写和改定的。”“这次编辑出版《毛泽东诗词集》,对《诗词选》注释进行了认真而慎重的修订,特别是修订了一些史实讹误。”书中对“三军”的注释为“三军:古时候军队曾有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的,以后泛指整个军队。”
以上两个版本在汲取作者本人的解释和订正史实讹误的基础上,对《七律•长征》的“三军”所作的注释,都认为这里的“三军”应“泛指整个军队。”这与教材中的“三军”指“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 的解释存在分歧。
1994年9月,长春出版社出版公木著的《毛泽东诗词鉴赏》,对《七律•长征》的“三军”注释为“军队的统称”。
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由吴功正主编,臧克家、贺敬之任顾问的《毛泽东诗词鉴赏》,对《七律•长征》的“三军”注释为“泛指整个军队”。
综上所述,小语教材(人教版)将《长征》中的“三军”注释为“具体指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无论从历史、诗意、还是从用词习惯和近年的研究成果等各方面分析,都是值得商榷的。

收起

《长征》中“三军”注释商榷

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选取了毛泽东主席的一首七言律诗《长征》。这首诗气势磅礴,对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进行了生动地描写和热情地歌颂,堪称成诗苑奇葩。教材中对整首诗作了注释,就总体而言,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科学性和通俗性相结合,无疑对小学生理解欣赏这首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恕直言,就个别语句的注释,仍有待商榷。
《长征》写于193...

全部展开

《长征》中“三军”注释商榷

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选取了毛泽东主席的一首七言律诗《长征》。这首诗气势磅礴,对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进行了生动地描写和热情地歌颂,堪称成诗苑奇葩。教材中对整首诗作了注释,就总体而言,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科学性和通俗性相结合,无疑对小学生理解欣赏这首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恕直言,就个别语句的注释,仍有待商榷。
《长征》写于1935年10月,最后两句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教材将诗中的“三军”注释为“具体指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我认为此注释似有不妥,值得商榷。
首先,注释有悖史实。
一、《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对“长征”的注释(2)是“特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二、中等师范课本《中国历史》(1986年人教版)关于长征的记述“1934年10月,中共产党中央和红军第一方面军八万余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这样,红一方面军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十一个省,行军二万五千里,最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三、毛泽东在1935年12月27日《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指出“有人说(例如张国焘):中央红军失败了。这话对不对呢? 不对。因为这不是事实。”“……因为我们完成了长征。”“十二个月光阴中间……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 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摘引《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据以上资料所述不难看出,毛泽东1935年10月写到的“长征”应是指“毛泽东亲自领导的红一方面军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不能错误的理解为“全国三大主力红军的胜利会师。”因为大会师发生在毛泽东写《长征》一年之后的1936年10月。因此,《长征》中的“三军”并非“具体指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这“三军”。若理解为“泛指红军部队。”似乎更为妥当些。
四、陈诚杰著《毛泽东与斯大林》一书中这样写到“1935年9月22日,毛泽东召集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和中央军委团以上干部开会。毛泽东说‘目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我们就是要北上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毛泽东喜出望外,看着身边,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而又斗志昂扬的红军战士,他接连写了两首诗词,那是在1935年的10月。一首诗是《七律•长征》……”
陈诚杰的记述为我们揭示了1935年毛泽东写《长征》时的写作背景、写作动机和写作对象。文中所提及的“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即是毛泽东亲自领导的红一方面军(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51 页注释 20)。此资料也作为怀疑“三军”注释的一个例证。
五、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课本《中国历史》第四册26页注释②写到:“1936年6月,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到达甘孜后,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根据这一注释可知,小语教材中注释“三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是在1936年6月组建的。也就是说,按时间顺序是先有《长征》,后有“红二方面军”。可见,诗中“三军”是不可能“具体指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的。因为毛泽东写《长征》时,“红二方面军”还没有组建呢。
其次,注释与诗意不合。
通观全篇,细品诗意,我们不难发现,诗中描写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这些被红军“只等闲”的“万水千山”和使红军“更喜”“过后尽开颜”的“岷山”,无一不是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间红一方面军在“远征”中的经历。诗中俨然为我们勾勒了一条红一方面军长征的路线图,但却全无“二、四方面军”的足迹。这说明《长征》是毛泽东1935年10月对红军长征的追昔之作,而非对长征的畅想之辞。
因此,将“三军”注释为“具体指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似乎与全诗的诗意不相吻合,上下文意也不能畅然贯通。
再次,注释与古汉语中的用词习惯相悖。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注释“三”时特别指出“(注意)古代汉语中的‘三’和‘九’往往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泛指多次或多数”。(当然“三”作具体数字是有的,但从以上所列史实和整首诗的诗意看,此处似乎不是这种用法。)另外注释“三军”为“对军队的统称。”这在古诗文中是不乏其例的。
如 《孙子•谋攻篇》“不知三军之事,而图三军之政者,则军事惑矣。”
又如枚乘《七发》“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
以上两例转引南开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为天津市广播函授大学中国语言专业编著的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上)》。此书将两句的“三军”分别注释为“古时军队的统称”和“指军队”。
蜀相诸葛亮《出师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
上例转引黑龙江省中师语文教研会编《古诗文注释赏析》。这里将“三军”注释为“春秋以后把三军当作军队的通称。故这里的三军泛指军队。”
语言是文学创作的工具,是文学作品形式的构成要素之一,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要有与之特征相适应的语言。《七律•长征》是一首古体律诗毋庸置疑,因而它的语言也要与古汉语的用词习惯相适应。这样看来,教材中将“三军”注释为“具体指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 这“三军”,显然与古汉语的用词习惯相悖。
另外,注释与近年的研究成果存在分歧。
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该社1963年出版的《毛主席诗词》的基础上,出版由胡乔木主持编辑的《毛泽东诗词选》。在“出版说明”中指出“正编四十二首,都经作者校订定稿。”(《七律•长征》在这四十二首之中)“一部分诗词在报刊发表以后,由于诠释者对原作意义有不少误解,作者因在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文物出版社同年九月刻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作了一些批注。那些批注作者没有发表,现在采录,标为‘作者自注’。此外,一九六四年一月,因为外国文书籍出版局要按照本社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出版由钱钟书同志主持翻译的英译本,应英译者的请求,作者就作品中一些解释有分歧的词句,一一作了口头答复。现在为了适应多数读者的需要,编者根据作者本人的这些解释的记录,以及对作者诗词有专门研究或对其中多数作品写作过程比较了解的同志所提供的帮助,对每首作品都加了注释。”其中对“三军”的注释为“三军:古时候军队曾有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的,以后泛指整个军队。”
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在《毛泽东诗词选》基础上,出版了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诗词集》。在“出版说明”中指出“《诗词选》的注释工作是在胡乔木指导下进行的,不少注释是他亲自撰写和改定的。”“这次编辑出版《毛泽东诗词集》,对《诗词选》注释进行了认真而慎重的修订,特别是修订了一些史实讹误。”书中对“三军”的注释为“三军:古时候军队曾有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的,以后泛指整个军队。”
以上两个版本在汲取作者本人的解释和订正史实讹误的基础上,对《七律•长征》的“三军”所作的注释,都认为这里的“三军”应“泛指整个军队。”这与教材中的“三军”指“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 的解释存在分歧。
1994年9月,长春出版社出版公木著的《毛泽东诗词鉴赏》,对《七律•长征》的“三军”注释为“军队的统称”。
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由吴功正主编,臧克家、贺敬之任顾问的《毛泽东诗词鉴赏》,对《七律•长征》的“三军”注释为“泛指整个军队”。
综上所述,小语教材(人教版)将《长征》中的“三军”注释为“具体指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无论从历史、诗意、还是从用词习惯和近年的研究成果等各方面分析,都是值得商榷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