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电器上都有数字环保的标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23:57:11
很多电器上都有数字环保的标注,

很多电器上都有数字环保的标注,
很多电器上都有数字环保的标注,

很多电器上都有数字环保的标注,
什么是数字环保
数字地球是当前信息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数字地球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联合框架上以地球为参照系的多学科融汇.数字环保是数字地球在环保信息化和环境管理决策中的应用.在国家数字地球战略的基础上实施数字环保,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必然选择.数字环保可望成为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的利器,呼吁科学、教育、技术、工业以及各级环保部门共同推动“数字环保”的发展,并在建立“数字环保”过程中,优先考虑环境监控、预测预报、环境管理等系统的建设.
从“数字地球”到“数字环保”
人地关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日渐增强,呼唤着适合时代的地球描述方式的产生.20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但人口剧增、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此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 地球)与人类发展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大量的资金投入环境信息的收集,人类拥有的地球表面数据覆盖到全球的每个角落.传统的平面地理坐标系远不能满足覆盖全球、涉及各种信息、涵盖各个领域的环境与发展研究,尤其在政府决策、地学研究领域急需一种新的、适合时代的地球描述方式,这时,“数字地球”也因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
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最早由美国前任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的题为“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讲演中明确提出来的,戈尔在他的文章里指出“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即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的和三维的地球的表示,可以在其上添加许多与我们所处的星球有关的数据”.
数字地球概念的形成基于目前人类已经掌握或将要拥有的新技术以及多种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其最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高速公路( 即NII)和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专家提出“开放的全球网络和大容量的分布式存储技术是数字地球的基础”.构筑数字地球的主要支撑技术有:计算机及网络通信、卫星遥感( RS)、全球定位(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现实透视化、互联网互动、数据仓集成和智能化建模等技术.
当大洋彼岸政治家的科学畅想“数字地球”成为中国科技热的新焦点时,另一个新的概念“数字环保”也随之产生.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数字环保”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已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字环保正大踏步地向我们走来.
简单地说,数字环保是数字地球在环保信息化和环境管理决策中的具体应用.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西安交通大学的林宣雄博士认为,“数字环保” 是以环保为核心的,由基础应用、延伸应用、高级应用和战略应用的多层环保监控管理平台集成的系统,具体包括环境测控跟踪系统、环境预测预报系统、污染源平面显示管理系统、污染源异动跟踪报警系统、环境状况领导速查系统、环保增值业务系统、排污收费系统、环境G IS系统、污染事故预警系统、环保业务工作流管理系统、环保动态仿真系统、环保决策支持系统和分布式万维拟境系统等系统,其基本实施过程就是将信息、网络、自动控制、通讯等高科技应用到环保领域,实现环保的数字化.林宣雄博士还进一步描述了“数字环保”的美好情景:将数字技术融进环保,在办公室就可以实现环保的各种功能,如环保监理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污染源排放的详细情况,并对排污事件进行相关处理;环保管理机构实现“视频会议”、“无纸作业”、“网上沟通”;观测者、操作者和决策者都可浸入到数字化信息的多维图像里面,用声控或各种感应交互工具,直接调动和分析数据,监控环境的动态变化,制定优化的环境治理方案;专家们可以利用互联分布式万维拟境中心,来模拟环境变化对濒危物种的影响,并制定有效措施保护生态多样性;学者们可以利用数字环保开展学术研究,包括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等.
构建“数字环保”宏伟工程

构建数字环保,不仅要引入卫星遥感、遥测图象等技术,而且需要各地的实测数据.单靠政府力量或某大学、科研机构远远不足以建立数字环保这样庞大的环境描述决策系统,排污企业、环保公司、I T企业以及众多的大学、研究所、政府部门等都应积极参与.“数字环保”的宏伟构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按照“需求牵引、统筹规划、阶段发展、共建共享”的方针,统筹规划,分布实施.
西安交通大学倡导和参与“数字环保”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很值得借鉴.他们针对环保工作的现状和要求,利用IT技术手段,根据数字环保的宏伟构想,按照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采用基础应用——延伸应用——高级应用——战略应用的思维路线,通过对环保数据要求和业务要求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逐步实现对环保业务的严密整合和深度支持,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环保信息化水平和监督执法的水平.他们开发的一系列数字环保系列软件,就使数字化环保概念得到初步体现.
该校在构建“数字环保”过程中,把环境监控、预测预报、环境管理等基础应用系统的实现,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他们把由国家环保总局委托开发,纵跨国家环保总局、省级环保局、地市县环保局和排污企业的国家环境监理信息系统和智能环境适配器系列硬件,作为数字环保的基础应用产品.这些产品是各级环保局进行数据采集与基础处理的业务平台,可以作为环保部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其推广应用不仅有助于规范环保业务的基础数据和基本业务,实现环保业务和环保数据的有效管理,而且可以在短期内改变我国环保信息化程度偏低的现状,并对数字环保的高层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基础应用产品得到应用实施后,他们又着手进行污染源报警系统、环境监理办公自动化系统、环保增值业务系统和排污收费系统等延伸应用产品,以及环境G IS系统、污染事故预警系统、环保业务工作流管理系统、环保动态仿真系统和环保决策支持系统等高级应用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这些系统将全面涵盖环保的日常业务、扩展业务以及增值业务的处理系统,它们的实施应用有助于实现环保部门业务的有效分解和整合,规范环保业务的典型应用模块,实现业务模块间的全面协作.通过实施相应的产品线,可在环保局内部应用以及关键外部连接上实现全面电子化,可大大降低环保的监督成本以及业务运行成本,将环保信息化水平提高到行业信息化的先进水平.
分布式万维拟境中心作为“数字环保”架构的战略应用产品,它可以由大型计算中心转型而形成.在这样一个集计算、网络和拟境的系统里,传统的单人工作站分析模式将转型为多学科团队的、深入到各种数据体和环境模型中的可视、可交互的三维图像,观测者、操作者和决策者都可浸入到数字化信息的多维图像里面,用声控或各种感应交互工具,直接调动和分析数据,监控环境的动态变化,制定优化的环境治理方案.在这样一个万维拟境中心里,环境监控和管理决策人员不再限于传统方式那样审查报告图集和听取多媒体介绍来综合决策,他们可通过声控或其它交互,调看不同思路的建模和模拟结果,也可以浸入到被监控区域,沿着环境污染或破坏的踪迹,亲临其境地监控环境的变化,配置环境治理工程,检查环境治理成果,从而达到降低环境监测成本,优化环境治理决策的目的.
从“数字地球”到“数字环保”,从概念形成到全社会参与构建“数字环保”宏伟工程,我们坚信,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当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能够使环境污染不再成为困惑人类的问题时,人类必将重新回归于理想中的“自然”世界.这不是历史简单的重复,而是更高层次的发展.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类物质、精神和环境文明的逐步融合,正是这一历史趋势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