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创的创读音疑问?惩创的创按照其词义应读一声,可人教版鲁迅一课的课下注解却明明白白注音为四声.提前拜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11:21:06
惩创的创读音疑问?惩创的创按照其词义应读一声,可人教版鲁迅一课的课下注解却明明白白注音为四声.提前拜谢!

惩创的创读音疑问?惩创的创按照其词义应读一声,可人教版鲁迅一课的课下注解却明明白白注音为四声.提前拜谢!
惩创的创读音疑问?
惩创的创按照其词义应读一声,可人教版鲁迅一课的课下注解却明明白白注音为四声.提前拜谢!

惩创的创读音疑问?惩创的创按照其词义应读一声,可人教版鲁迅一课的课下注解却明明白白注音为四声.提前拜谢!
在“创惩”(也可以反过来为“惩创”)这个词中,“创”的意思作“惩”解释,整个的词意可解释为惩治、惩戒、警戒、惩罚.它的读音应该是 第四声(去声).
“创”的读音规律,一般作名词用时读第一声(平声),如创伤,创痕、创面;作动词用时读第四声,如创造、创举、创业.
因此断言,课文里的注解是正确的.

个人认为,应读一声!

  查现代汉语词典,读平声时也有动词的意思哦,是“使受损伤”的意思,如“重创敌军”。读去声时的意思是“开始(做)”,如创办、首创。从意思上看,我感觉读平声更好。
  不过看发表在新安教育局网站上的“《惩创”究竟该咋读》,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 于剑涛认为: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3单元第7课,所选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第5部分第3段中,有这样一句话:...

全部展开

  查现代汉语词典,读平声时也有动词的意思哦,是“使受损伤”的意思,如“重创敌军”。读去声时的意思是“开始(做)”,如创办、首创。从意思上看,我感觉读平声更好。
  不过看发表在新安教育局网站上的“《惩创”究竟该咋读》,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 于剑涛认为: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3单元第7课,所选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第5部分第3段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句中“惩创”的“创”,在该社不同版本的教材中,注音是不一样的:
1、课下注释为:[惩创(chuàng)]惩罚,惩治。(见人教社2000年3月第2版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第1册第2单元第24页注释⑤、2007年3月第2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第3册第3单元第55页注释⑤)
2、课下注释为:[惩创(chuāng)]惩罚,惩治。(见人教社2003年6月第1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第3册第2单元该课课下注释)
3、课下注释取消“创”的注音,只保留注释:[惩创]惩罚,惩治。见人教版2007年3月第2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30页课下注释①)
同一权威的著作内容,同一权威的出版机构,同一权威的教材审定委员会,三个时期,三种版本,三种截然不同的注音注释结果!这难免让先后经历了这一巨大变化的高中一线语文教师心生狐疑:“惩创”这个词到底怎么了?从“惩创(chuàng)”到“惩创(chuāng)”再到取消注音,这个词到底该怎么读??
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正文第212页对“创”的注音和注释是这样的:
创chuāng①创伤:∽口∣∽巨痛深。②使受损伤:重∽敌军。另见214页chuàng。
第214页对“创”的注音和注释是这样的:
创chuàng[动]开始(做);(初次做):∽办∣首∽∣∽下规矩∣∽新记录。
由此可知,“创”作动词语素使用时读“chuàng”,如:创办、创举、创业、创税、创建等等;而作名词语素使用时则读“chuāng”,如:创痕、创口、创面、创痛、创伤等等。在《记念刘和珍君》一句中,“惩创”显然是动词,应读“chuàng”。
更重要的是,“惩创”一词并非鲁迅先生首创。在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第1版《古代汉语词典》第189页“惩”字条目下所列的词语解释中,第一个便是“惩创”,具体解释如下:
【惩创】chéngchuàng惩戒,警戒。《尚书•吕刑》“罚惩非死,人极于病”孔颖达疏:“言圣人之制刑罚,所以∽∽罪过,非要使人死也。”《金史•雷渊传》:“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骂不休,虽痛自∽∽,馀亦不能变也。”
而在该词典第230页“创”字条目下,第二种音义注释中有这样的内容:
2、chuàng④惩治,警戒。《汉书•晁错传》:“陛下绝匈奴不与和亲,臣窃意其冬来南,壹大治则终身∽矣。”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另外,从百度搜索结果中,也可以看到以下内容:
惩创chéng chuàng(1)惩戒;警戒。 唐韩愈《读东方朔杂事》诗:“方朔不惩创,挟恩更矜夸。”宋陆游《条对状》:“盖封王始於汉初……后世惩创其失,魏、晋、隋、唐,皆起草昧,有天下,岂无功臣,止於公侯而已。”……(此处省略上文《金史•雷渊传》例子,笔者注)明方孝孺《与赵伯钦书》之二:“每观古人道德事功之盛,慙悔攻中,若无所自容。以是深自惩创,不敢有所作。”
(2)惩罚;惩治。宋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然庸僧猾商,敢擅招诱外夷,邀求厚利,为国生事,其渐不可长,宜痛加惩创。”《元典章•圣政二•明政刑》:“贺伯颜轻侮诏书,殊乖臣礼,不加惩创,曷示等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这种人也应该惩创惩创他才好。”郭沫若《盲肠炎•为“五卅” 惨案怒吼》:“我们有唯一的惩创他们的武器,便是实际和他们经济绝交。”
可能有人认为,结合鲁迅著作中原句的意思,八国联军惩罚、惩治青年学生的直接结果,就是使青年学生受到严重损伤,死伤无数。因此,套用“使受损伤”这个义项,文从字顺,顺理成章!但我们分析所有用“惩”和其他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如:惩窒、惩贬、惩诫、惩艾、惩毖、惩处、惩劝、惩惧、惩警、惩办、惩罚、惩戒、惩治等等,结果发现:构成这些词的前后两个语素,都是动词语素(读chuàng),并且语素之间的关系只有两种:1、并列(两个语素意思相同或相近,如惩窒、惩贬、惩罚、惩处、惩办、惩治、惩艾等);2、动补(前一语素表示手段、方式,后一语素表示目的,如惩戒、惩警、惩惧、惩劝、惩毖、惩诫等)
鲁迅先生在这个句子中,用“惩创学生”修饰“武功”,与“屠戮妇婴”的“伟绩”构成互文,来表现“屠戮”的目的:“武功”造就的“伟绩”,“屠戮”就是为了“惩戒”。如果,硬要读作“chuāng”的话,原句互文的意思,就只能仅仅停留在“屠戮”“惩创”的过程上,而忽略其险恶的目的:反动派是要“杀一儆百”,他们企图通过制造“3•18惨案”,来阻止更多的爱国学生和其他爱国人士的爱国运动,而听任他们奉行不平等条约,践踏中国的主权。
  综上所述,愚以为“惩创”的“创”字应该念作“chuàng”!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