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用现代汉语解说的内容,并作一点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7:50:58
[急~]用现代汉语解说的内容,并作一点赏析~

[急~]用现代汉语解说的内容,并作一点赏析~
[急~]用现代汉语解说的内容,并作一点赏析~

[急~]用现代汉语解说的内容,并作一点赏析~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游子吟赏析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①
报得三春晖。②
【作者】
751-814,字东野,排行十二,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十六年授溧阳尉,抑郁不得志,遂辞归。元和初,郑馀庆为河南尹,奏为水陆转运判官。九年(814),郑馀庆出镇兴元...

全部展开

游子吟赏析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①
报得三春晖。②
【作者】
751-814,字东野,排行十二,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十六年授溧阳尉,抑郁不得志,遂辞归。元和初,郑馀庆为河南尹,奏为水陆转运判官。九年(814),郑馀庆出镇兴元,辟为参谋,病卒于途。与韩愈酬唱,世称韩、孟。又与贾岛齐名,世称郊、岛。五古硬语盘空,多自诉穷困和愤世嫉俗之作。绝句质朴简练,有古乐府神味。有《孟东野集》,《全唐诗》存诗十卷。
【注释】
①寸草心:小草。茎中抽出的嫩芽。 ②三春晖:三春,指孟春、仲春、季春。
即阴历正月、二月、三月。晖,阳光。
【品评】
题下作者自注云:“迎母溧上作。”作时当为贞元十六年 (800)。孟郊出身贫寒,其父孟庭玢早卒,母亲裴氏受尽千难万苦,扶养三个儿子成人。孟郊多次辞家,奔走衣食,直到五十岁才被授于溧阳(今属江苏)县尉的小官。当他迎养老母时,以往辞家别母的情景浮现眼前,情不自禁地写出这篇《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由于中间省掉“缝”字而留给第三句补出,便成为两个词组,从而使二者的关系更其紧密,恰切地表现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第三句“临行”上承“游子”;“缝”上承“线”与“衣”;“密密缝”三字,将慈母手眼相应、行针引线的神态及其对儿子的爱抚、担忧、祝愿和希冀,和盘托出,扣人心弦,摧人泪下。这“密密缝”的情景是“游子”“临行”之际亲眼看见的,他从那细针密缝中体会出慈母的心意:她切盼儿子早早归来;又生怕儿子迟迟不归,衣服破了,拿什么换?所以才“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那个“意”,既出于儿子的意想,也正是慈母的真意,慈母的爱心与儿子的孝心交融互感,给“迟迟归”倾注了无声的情感波涛:母亲生怕儿子“迟迟归”,当然有复杂的心理活动;儿子体贴母亲,下决心要早早归,然而世路难行,谋生不易,万一“迟迟归”呢?……
后两句突用比喻作结,出人意表。然而仔细玩味,实由“意”字引发。如 果儿子毫无孝心,便不会把慈母缝衣放在眼里,甚至嫌弃那衣服土气。诗里写的这个儿子则不然;慈母为他缝衣,他在一旁静观默想;当他体会出老母心意之时,便被那博大、深厚、温馨的母爱所打动,心潮汹涌,终于化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心声。“寸草心”极其小;“三春晖”博大而温暖。二者的关系是:没有“春晖”普照,“寸草”不能成长;而“寸草”之“心”又无以报答“春晖”的恩情。这两句,用通俗而形象的比喻,赞颂了春晖般普博温厚的母爱,寄托了区区小草般的儿女欲报答母爱于万一的炽热深情;用反诘语气,更强化了感人的力量。因而成为万口传诵的名句,并被浓缩为“春晖寸草”的成语,感发普天下人子的孝心。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