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心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2:06:13
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心得

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心得
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心得

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心得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把学习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借助发展性的评价,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谈谈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些想法.一、为什么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书中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点.传统的学习,学生以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主,存在着单一、被动、封闭、单向度的知识接受等问题,而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获得知识技能的其他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教师以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学生没有自己的小天地,集体讨论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机会很少;学生的学习经常是阅读书本知识,做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而活动性和实践探究性质的学习很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在进人信息化时代,这些正在改变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冲击着原来的教学模式.如数的计算是原来教学的重中之重,而现在这方面的内容,已有所减弱.原来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要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课程改革要求学习方式转变,的确是看到了当今学校教育中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的缺陷.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和理念之一.教师应努力在师生之间创造亲、助、乐的人际情境,激励学生平等和谐地质疑问难,思想上相互交流和撞击,使学生在有思想张力的氛围中爆发出智慧的火花、创新思维的亮点,从而使师生在互动互进中达成教学目标. 二、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策略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和发现新问题,自己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课题.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的理解是: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必需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初步解决现实问题能力.㈠、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方式的建立.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因而,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㈡、以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来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以科研实验为先导,从课堂教学改革人手,构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新型学习方式建立的教学模式,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科学的教学行为.㈢、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建立. 新课程主张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它是促进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助推器.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我认为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有正确的评价目标.教师的评价目标要从静态的、一维的、单一的、终结性的、刺激性的评价转为动态的、多维的、综合的、发展性的、激励性的评价;要从注重智力转为注重多元能力,即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再现能力、应用能力、对知识的重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假设能力、推理判断能力、选择能力、求异能力、质疑能力、批判能力、立论能力、概括分析能力;要从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转为关注了解学生理解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发展了什么. 2.教师要有饱满的评价激情.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真诚的热情,特别在学生采用自己习惯、擅长的学习方式或提出有创意的想法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以学生肯定、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信息,使每个学生随时都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间的鼓舞. 3、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教师要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产生更多的积极效应.例如,结合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既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又能促进学生注重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结合教师与学生评价及学生间相互评价,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探索、体验的过程和教学相长的过程;结合书面考试、口头表达、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评价形式,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程度. 三、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原则 教学中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还应遵循以下原则:⑴全体参与性原则.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成分自由的发展.因此,面向全体,注重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方向.⑵主体能动性原则.“现代教育派”代表人物杜威的“学生中心说”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⑶启发探索原则.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目的在于引导而不是代替“学生的探索”.⑷求异求优原则.要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尽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并能从“异”中求“优”.⑸民主愉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互相尊重,相互启发,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这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保证.⑹个性化原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帮助,这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客观要求.⑺实践操作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口.这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⑻评价激励原则.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学生实现成功,体验成功.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