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中学思想品德老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22:34:18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中学思想品德老师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中学思想品德老师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中学思想品德老师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中学思想品德老师
一、明确思想品德课的性质
1.思想品德课的发展历史
政治课——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高中思想政治课)
本质上讲它是一门德育课程,历来受到党中央的重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把初中思想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更加突出了它的德育性质.
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德育——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和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

2.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思想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人文性.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课程的基本理念: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的设计思路:
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力求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3.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目标
总目标
分类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 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 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 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 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
● 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 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
(二)能力
● 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 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 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 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 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三)知识
● 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 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 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注意排列顺序)

二、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教师职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学生、勤奋好学,等等.

三、具备基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生命科学、国情学,学习学等等.
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四、对教学对象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生理、心理、学习态度、知识结构、生活背景、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等等.

五、用好粤版教材,落实思想品德课的课程任务,提高学科地位
由于本轮课程改革使思想品德课更贴近社会和学生实际,改变了过去思想政治课过分强调知识体系和成人化的倾向,普遍受到学生欢迎,只要我们认真把课上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能够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帮助,我们就会有较高的学科地位.
粤版教材的特点,理念:开放,体现课改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呈现方式:板块结构;版式设计:灵活多样.
用好教材的关键: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思想品德的道理.
教师的作用:教学的设计者、导演、演员(参与学生活动)、概括点拨,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
注意:联系学生实际(本班学生)、社会实际,活动、讨论为主,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