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和观后感的结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11:32:00
读后感和观后感的结构

读后感和观后感的结构
读后感和观后感的结构

读后感和观后感的结构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亲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大概用了三个多星期吧,今天终于是把《水浒传》看完了。我之所以用这两个字,是因为它实在是太厚了,不像一般书那样,两三天就可以看完了,更何况它是名著,更需要精心地阅读,因此要看完它自然就需要些时日。
《水浒传》偏向豪气干云和大侠的风范,这对于我来说,就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了,然而,像梁山泊那些人的感情犹如钢铁般坚韧,他们的性格个个都是有勇有谋,气如肝胆,肝气豪肠等这些江湖中人的共同拥有的...

全部展开

大概用了三个多星期吧,今天终于是把《水浒传》看完了。我之所以用这两个字,是因为它实在是太厚了,不像一般书那样,两三天就可以看完了,更何况它是名著,更需要精心地阅读,因此要看完它自然就需要些时日。
《水浒传》偏向豪气干云和大侠的风范,这对于我来说,就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了,然而,像梁山泊那些人的感情犹如钢铁般坚韧,他们的性格个个都是有勇有谋,气如肝胆,肝气豪肠等这些江湖中人的共同拥有的属性。我一向特敬佩这类人,而我也特希望自己变成这种人,我想这种比较容易结交广大的豪杰和英雄吧,并且这种江湖的义气兄弟会比较长久,小家子气这种事情有损英雄气概的事情也非这些人所为。
《水浒传》里面的各路英雄让她是如何如何地为之倾倒,因此我一直有种感觉就是我也一定也要一睹水浒真人的种种事迹。
梁山泊中的人物可谓十分的庞大,主要人物就有108人,还有其他那些陪衬人物,可说是不可胜数。前八十回可说是梁山英雄的光辉历程,特别是他们开始结义的那段,写的实在是精彩,他们意气相投,最终使梁山泊的名气大振,四方豪杰皆闻风丧胆,并且对之肃然起敬。我很喜欢那段,也可能是中国人的情节吧,都喜欢喜剧,所以看到很多那些恶人得不到官府的惩治最后却被梁山泊的英雄将他们惩之于法时简直大快人心。可是最后梁山的英雄好汉下场却是我意料之中,宋江的愚忠害死了他的兄弟,很多英雄好汉他们生前是何其的威风,本来可以尽享天数之年的,可却由于他们对宋江的坚信不疑和对他的英雄义气,所以到最后他们很多都不可避免的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英雄数短,这是古往今来众人的说法,我觉得梁山泊的一席人是很好地应证了这句话。让我感到心痛的是,书的最后宋江还是执迷不悟,自己被奸人毒害就算了,还让李逹和他一起陪葬,连人称智多星的吴用竟然也愚蠢地为了宋江而自刎。当今皇上愚蠢,让奸人当道,为什么还要愚蠢地为他效力呢?其实你大可以推翻他,另立新的政权,而且宋江他做皇帝的话也可以说的过去,不过可能由于罗贯中本人是打算这样写的,不过由于他处于那个时代,不可以写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呢,只能迎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罗。所以最后就安排宋江到死也不忘对当今皇上的忠诚,他根本不知道造成奸人当道的根本原因是当今皇上的无能。罗贯中有这种结局,也反应了当时的人对于帝皇之制的观念是什么根深骨髓,对皇上的愚忠更是习为理所当然。
宋江是我最不喜欢的人物之一。不喜欢的原因很多很多,长得黑而矮小就算了,他空有一腔的忠心,虽然他贵为梁山之首,可是却空有其名,如果没有智多星吴用的辅助和仙人的护佑,凭他个人根本无法率领众人大破辽军和击败江南的谋反叛军。尽管他是一寨之主,智商却不比燕青他们的高,燕青他们最后也懂得功成身退,将军从来就是不太平,太平时就绝没有将军,从来将军和太平是相克,水火不容的。可是身为众人的头目,却连这些简单的道理也不懂得。最后落得被奸人毒害。悲乎哀哉!
李逹也是我很不喜欢的一个人物。他生性残酷,不论三七二十一,抡起刀斧就砍。一些不至于死去的也被他乱刀砍死。还有很多次他负累了众人,如果他不是冲动行事的话,本来是可以成功救助别人。终于有人制得了他的了,李逹不识时务,连罗道人也敢杀,最后被罗道人戏弄了一回,教李逹吃了一次亏。不过在与辽军对战和江南的交战中,李逹却功不可没,他的英勇杀敌在最好胜利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对于李逹,我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欣赏又憎恨吧。
林冲,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人物。先是因为他的名字好听,还有就是可能因为我有一个朋友很喜欢他,爱屋及乌吧,我对林冲的兴趣比其他人的要多得多。记得梁朝伟拍过的一部电影中,王家卫和王祖贤分别饰演林冲和林冲的夫人,那时觉得他们好相称,而且王祖贤真的很漂亮,因此对于林冲这个名字就记下来了。对于这个人物,有很多是客观的因素,所以对他的看法有点主观意识在里面,例如觉得梁山泊众多英雄的外号里面就是林冲的豹子头这个外号比较特别,没有那么俗。林冲的最后下场也是让我嗟叹不已,而他的戏份似乎也不是很多,虽然在众星里面他的地位在处于先列,可是作者在他身上花的笔墨仅仅是讲述他投奔梁山泊的一段经历,过后似乎就没什么讲到他了,连后面行军打仗的时候,也只是对他轻描淡写而已。我觉得很可惜,可是由于作者对他并没有似宋江描写地如此详细,因此林冲的真正性格是怎样的,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显现出来,而我也只是一个知识浅薄的人,理解起来就有点儿困难了。
原先我是热衷于抄写一写我认为精辟的句子,可是后来看了余秋雨的读书方法中讲到这样会减慢看书的速度,而且以后也不一定会回来看,不如看完一本书之后做个读后笔记,写一些自己的心得更好。我想我是认同了他的看法,因为我现在就是这样做的。很多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愚见而已,可是毕竟是写给自己看的,也是对自己对这本书有一个比较好的交代而已。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