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和高中的知识如何衔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13:18:33
初中和高中的知识如何衔接?

初中和高中的知识如何衔接?
初中和高中的知识如何衔接?

初中和高中的知识如何衔接?
谈高中化学新教材与初中知识的衔接性 高中化学教材,我在教授新教材过程中对其高一知识与初中知识的衔接感受较深,下面就新教材第一册知识的衔接以及新教材的应用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做法:一、学科兴趣与地位的衔接 教学的衔接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需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相互衔接,是学生尽快地进入新的学习境界,适应学科新起点的必要的要求.在整个中学阶段的化学学习中,高一阶段的学习尤为重要.它不仅表现在具有承前启后的功能,还在于高一化学的知识难度、思维跨度,是刚毕业的初中学生不易登上的阶梯.初中化学的是零散的知识点,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学法单一,习惯于记忆,缺乏知识的延伸和扩散训练;是启蒙式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缺乏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训练.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高一化学知识的教与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学习方法.新教材就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条件,新教材第一册增加了序言,阐述了化学学科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等方面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关键,通过重要事实让学生感悟“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社会责任感.“序言”内容中学科的定位明确,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使学生明确学科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学化学有用、化学并不难学、今后要选化学.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并充分利用序言这阶梯使学生尽快到达高中学习的境界.二、学科知识的衔接性 初中化学很多内容都是直接给出结论,而到了高中阶段,重视让学生自己根据一些现象、事实归纳总结出结论.新教材第一册以《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作为第一章,该章重视初中与高中知识的合理衔接,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又引入一些新的知识,内容源于初中但又高于初中,实际上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复习与深化,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学生用初中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引路,编排框题讨论、研究性学习和实验探究等,注重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使学生逐步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新教材在知识体系上基本上是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化学实验和化工基础这几大块安排的,保留了物质结构、物质的量、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内容,调整某些知识学习的先后顺序,将实验现象鲜明的“碱金属”提前作为分族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首例放在较复杂的“卤素”及“硫”之前学习;将旧教材中用于巩固物质结构知识的氮和磷的知识调整到高二年级学习,取而代之的是硫及其化合物,将化工生产中最简单的硅酸盐工业作为第一册的最后一章,使各相对独立的知识块内部知识体系更加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教学难度、梯度更加合理.同时,新教材将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内容分散到“卤素”及“氮族”中逐步介绍;将电化学和胶体知识分散到“几种重要金属”这一章及高三选修专题中介绍;中学化学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也被分散在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的必修和选修课中分别去化解,使知识的难点得到分散,降低了教学难度.这种安排是与入境易缓的教学原则是完全一致的,而且留给教师很大的教学空间.具体做法是在教学上要循序渐进,切忌一步到位,切忌用高考的标准来衡量高一新生的水平.要密切联系实际,从初中教材内容出发,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优势,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师生之间要相互适应,尽早度过磨合期.三、重视新教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使人终身受用而无穷.教育发展了人的素质,素质又为人的发展提供基础和无限潜力.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实现终身学习,终身受益.阅读教材、资料主要是要学生自学来完成的学习任务,它们无疑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科研成果,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按照讨论题给出的要求进行课堂讨论,是另外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与老师,与同学进行交流、对话、讨论,课后能把知识加工整理,结成自已的知识网络并应用;同时,讨论题的安排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课题则以全新的教学形式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现代科技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对科教兴国的认识作用不可低估.新颖的教学形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实践中培养创造能力.有能力的学校应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已动手去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这样既能培养他们的基本技能,也能让他们体会到探索的艰辛和有创新之举的喜悦.四、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防止不必要的加深和拔高.例如,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一教学中不必引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较复杂的计算.以及“单线桥”等内容,这些内容在高二、高三的学习中逐步引入. 2、关于离子反应,不要在强弱电解质概念上进行大量练习,离子反应条件也可先限于复分解反应,要选择那些常见的而又不太复杂的离子反应让学生练习.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重要的,而根据离子方程式写化学方程式则无意义.另外,不要钻牛角尖,如钠与水的反应是否离子反应等问题.总之,不要一下就将内容讲得很深、很难,要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3、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教学中,实验1—1浓度问题要模糊化,不必引入“物质的量浓度”概念. 4、新教材中增加了讨论框图题,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讨论式”的学习方法,精心设计讨论过程,可设计不同思路引导讨论,形式也可多种多样,分组和全班讨论均可.注意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大胆放开让他们自行探索、归纳,得出结论,教师只起引路人的作用. 5、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做一做.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学化学有用. 6、课本中研究性课题选用与否,教师与学生都有自主权,可根据本地区实际,自定研究性课题内容.在掌握好知识点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更多的科学方法,多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学以致用.比如学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布置一些家庭小实验,让学生直接感受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一下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可以表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如何利用好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