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06:17:58
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
起源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但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传,而且不少都有驱瘟避疫的成分,故此有人推测,端午节源于对恶日(即农历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 南朝萧梁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
  另外一种说法,学者闻一多指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见闻一多《神话与诗》的《端午考》),可能是迎涛神祭图腾的习俗.相传古代中国南方吴越人(今江浙一带)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他们把食物裹在树叶里或装在竹子里,投到江里面去.后来他们还有在这天划着独木舟拜访亲朋好友的做法.高兴时就即兴举行独木舟赛,慢慢演变成今天过端午节这种习俗.
  1939年,中日战争烽火正燃之际,重庆文艺界抗敌协会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是议定每年端午节屈原逝世之日为诗人节.
  在江南地带,端午节是一个潮湿酷热的季节,这时百种毒虫开始滋生,古代医学角度,要吃雄黄酒来避疫病.
  名称来源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1].《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习俗
  粽子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在家门前悬钟馗像、挂艾蒿和艾草(艾叶菖蒲)、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家人给孩子手腕缠绕五彩丝线,传说可以续命,祈盼长命多福.《东京梦华录》卷八“端午”条说:“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
  悬钟馗像: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钟馗捉鬼,用以镇宅驱邪.
  挂艾叶菖蒲: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以僻邪驱瘴.殷尧藩《端午日》诗云:“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梅尧臣在《端午晚得菖蒲》诗云:“薄暮得菖蒲,犹胜竟日无.我焉能免俗,三揖向尊壶.”
  赛龙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以纪念屈原.(其实古代竞渡原非一年一次,年宵、暮春三月、重阳也有,后来才以端午为主)
  吃粽子:在荆楚地区,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现在全国各地粽子不论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如浙江的湖州粽子、四川的椒盐豆粽、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等.
  饮雄黄酒:在长江流域地区盛行.
  吃馏米:在部分晋语地区盛行,馏米即黄米(黍)蒸制的米饭.
  游百病:在贵州地区盛行.
  佩香囊:小孩佩香囊,避邪驱瘟、襟头点缀.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
  写符念咒:日落之前折些桃树枝插在门窗上,或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这一传统民俗现已基本绝迹.
  立蛋:如在正午时将鸡蛋直立起来,表示来年会有好运道.
  [编辑] 意义
  纪念忠臣伍子胥的忌辰(因吴王夫差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初五投入大江).
  纪念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纪念秋瑾的就义[2].
  文化影响
  很多亚洲国家或地区也有端午节,但是各地的传统习俗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