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意表示和犯罪预备的异同!求大神帮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17:23:28
犯意表示和犯罪预备的异同!求大神帮助

犯意表示和犯罪预备的异同!求大神帮助
犯意表示和犯罪预备的异同!求大神帮助

犯意表示和犯罪预备的异同!求大神帮助
联系:犯意表示是指表达犯罪意思的行为.刑法上关于言论(辞)可以构成犯罪的规定,处罚的不是言论本身,而是发表言论的行为及其方式.比如侮辱罪、诽谤罪、传授犯罪方法罪、教唆犯罪、煽动性质的犯罪等.把言论写在私人日记上不让别人看到,这只是思想;写在纸上公布于众,是发表言论.发表言论如果仅仅停留在意志形成阶段,也只属于意思表示(包括犯意表示);如果更进一步,进入意志实现阶段,如犯意表示的内容是煽动或教唆他人危害社会,则成为犯罪实行行为;如果找人商量如何实现除了煽动、教唆内容以外的犯罪意思,则属于预备行为.从需要到动机到犯意形成(包括犯意表示),都属于“思想”范畴,不受刑罚处罚.只有在犯意支配下积极或者消极地实现该犯意的外部行为出现,才受刑罚处罚.我国刑法中的预备犯即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行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停止形态.其特征是:(一)主观目的,是为了实行犯罪.预备,可谓犯罪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实行犯罪.这一目的表明,犯罪预备是一种有明确的犯罪故意的行为,只能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是犯罪意图的外化,而不仅仅是犯意本身或者犯意的表示.(二)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这种预备行为,概括地说是为了实行犯罪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的行为总和.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两类:1.准备工具的行为.这是指为实行犯罪而准备犯罪的工具,包括寻找工具、购买工具、改造工具、制造工具等多种表现形式.2.制造条件的行为.这是指为实行犯罪创造除了准备工具以外的各种顺利条件的行为.结合司法实践,大致可归纳为以下方式:(1)踩点.即对预定的犯罪现场进行调查了解.(2)练习.即对实行犯罪的过程、手法预先演练.(3)清障.即为顺利实行犯罪清除障碍.(4)跟踪或者寻找犯罪目标.(5)埋伏或者守候.即进入预定的犯罪现场等待作案时机.(6)引诱预定的被害人.(7)邀约同伙.(8)共谋、策划.即商量作案方式、方法、步骤.把犯罪意图告诉朋友,不是商量;听到别人的犯罪想法没有表态同意、支持或者出谋划策,也不是同谋.(9)筹集资金.如为走私、贩卖毒品或者雇用凶手而筹集资金.(10)备料、备货.如为制造毒品或者生产伪劣产品而准备原材料.(三)尚未着手实行犯罪,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因素而停止.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因素而停止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共同点,也是二者容易被混淆的原因;着手实行与否,则是二者之分界.意外原因,表明犯罪预备行为停止不前非出己愿,如被告发、被盘查等 区别:犯罪预备是指在故意犯罪发展过程中,为实行犯罪制造条件的各种身体活动;犯意表示是指具有犯罪意图的人,通过言词的形式,单纯地将自己的犯罪意图表露出来的外部活动.犯意表示虽然在客观上也表现为一定的行为,但这一行为仅仅是其犯罪意图的表露,还不属于为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因此,它和犯罪预备具有本质的区别.由于犯意表示不具有对社会的现实危害性,因此刑法没有规定处罚犯意表示;而我国刑法中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行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停止形态,对社会存在着实际威胁,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刑法明文规定预备犯应负刑事责任.由于犯意表示和犯罪预备都发生在行为人尚未着手实行犯罪之前,因此司法实践中对于某些案件中的犯意表示和犯罪预备混含不清,有的将犯罪预备行为当作犯意表示不予处罚,轻纵了犯罪;而有的则将犯意表示当作犯罪预备进行追究,造成冤假错案.因此,正确区分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这两种行为内容,对于准确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一般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犯意表示是行为人将犯罪的意图简单地流露于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而犯罪预备则是行为人通过实施某些具体活动为进行犯罪制造条件.(2)犯意表示仅是一种单纯的思想表现形式,并没有付诸行动,这种单纯的犯意表示不可能实现犯罪意图;而犯罪预备则是行为人将犯罪意图引向犯罪行为,已经直接开始实施犯罪的准备活动,已经使犯罪目的开始转化为犯罪的可能.(3)犯意表示虽然也对社会具有一定的危害,但这种危害尚没有达到刑法处罚的程度,对刑法所产生的影响和威胁处于不确定阶段;而犯罪预备则已经使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了实际的威胁,如果这种犯罪预备行为已经进入刑法处罚的范围之列,那么它就已经给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实际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