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的杨柳枝什么意思井底点灯深烛依的那个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23:17:45
温庭筠的杨柳枝什么意思井底点灯深烛依的那个

温庭筠的杨柳枝什么意思井底点灯深烛依的那个
温庭筠的杨柳枝什么意思
井底点灯深烛依的那个

温庭筠的杨柳枝什么意思井底点灯深烛依的那个
原诗: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赏析:
  此诗是以女子口吻,抒写她对情郎的眷恋.首起二句,是叮嘱之辞.“井底点灯深烛伊”,这“井底点灯”四字,谓在井底点上灯.何以偏在井底点灯呢?原来这井底之灯,必是深处之烛.而“深烛”,隐喻“深嘱”.“伊”是人称代词,在此代“你”.“深烛伊”也就是“非常诚恳地嘱咐你.”显然,是作者刻意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叙事.因而使词意隐晦了.
  既云“深嘱”,嘱咐些什么呢?即次句“共郎长行莫围棋”.共,介词,犹同;跟.“共郎”二字,明示女主人公正与郎相聚.而紧跟“长行”二字,又暗示着这是离别的时刻.所以她才对他叮嘱再三、情意绵绵.此“长行”与“围棋”,又作谐音双关.长行,是一种博戏的名称.据唐人笔记记载,用掷骰子来博“长行局”,因简单易行,唐人“颇或耽玩,至有废庆吊、忘寝休、辍饮食者”(《唐国史补》卷下),是一种低俗的赌博.而“围棋”,是中国传统的棋艺,棋理高深,可谓文人雅士的游戏.可她为什么“深嘱”将要出门的丈夫,让他记住:我可以与你玩长行,但不同你下围棋呢?原来,她的这番叮嘱中另有深意.她是用“长行”这种博戏的名称来双关“长途旅行”,又用“围棋”来双关“违误归期”.她这是告诉丈夫“远行一定不要误了归期”!在生活中,人们要把某件事情告诉对方,却又不便于明白说出,往往会用这种谐音双关的方式来暗示.这里的“长行”、“围棋”,也是女主人公将她深隐的心曲,婉转托出;虽然可见女子的柔情蜜意,但由于其中的隐语,过于隐晦.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后两句从“长行”引出“骰子”,说那种制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颗颗红点,有如最为相思的红豆,而且深入骨中,表达着我对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吗?这样一来,自然又深化了第二句深嘱“长行莫围棋”的用意,原来她“共郎长行”,也是有意要用“长行”这种博戏所用的“骰子”来提醒丈夫:当你玩“长行”使用骰子时,知不知道,那骰子上的红点,颗颗都是入骨的红豆,代表着我对你的入骨相思?所以,你千万不要违误了归期.这一句,非常准确地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惦念,对丈夫的那种难舍难离的强烈的爱!“入骨相思”,一语双关,其中缠绵之意,教人不由魂销.在章法上,则是对前二句“深嘱”早归“莫违期”的对应.诗中,女子“共郎长行”时“深嘱”于前,客子“违期”未归时又“入骨相思”于后,最后以“知不知”设问寄意的口吻轻轻将全诗兜住,然后再表现出这位多情的闺中人亟盼游子早归的焦虑心情.“知不知”三字,把女子离别之久、会合之难、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说无人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可谓收得自然,余味不尽.而读者所感受到的正是女主人公内心深处诚挚而火热的爱情.有女钟情如此,令人读来倍觉感人.“入骨相思知不知”七个字,乃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这首词最精粹之笔,在于后二句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全词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虽有助于词境的深婉含蓄;但由于刻意为之,便又流人“谜而不诗”(王夫之《古诗评选》)之地,缺乏“自然天成”之妙.

词牌名
---------------------------------------------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赏析】
温庭筠的诗词多丽词艳曲,生香活色,绣绘字句,镂金错彩,炫人眼目。此两句却是深情远韵,允称清丽。
红豆一名相思子,而骰子多为骨制。以骰子安...

全部展开

词牌名
---------------------------------------------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赏析】
温庭筠的诗词多丽词艳曲,生香活色,绣绘字句,镂金错彩,炫人眼目。此两句却是深情远韵,允称清丽。
红豆一名相思子,而骰子多为骨制。以骰子安红豆来喻入骨相思,纯用寻常事物作比喻,设想机巧,别开生面。但读来不觉晦涩,反而觉得“眉目清秀”,饶有风趣。这种双关修辞手法,用得巧妙,别有情致,但寓意深刻。
此外,前句“玲珑”两字,貌似形容骰子,却暗示了恋人的一颗“七巧玲珑心”,而后句“知不知”三字,爽脆委婉,回环复问,带有听觉上的特殊冲击,也极富感染力。
------------------------------------------------------
词牌名称
28字四句三平韵之《杨柳枝》又名《杨柳》、《柳枝》。
乐府横笛曲有《折杨柳》唐教坊曲名为之《杨柳枝》。白居易翻旧曲为新歌,作《杨柳枝》十二首,时人相继唱和,亦七言绝句。
◎●○○◎●△,●○○●●○△。
●○●●○○●,●●○○●●△。
(注:○=平●=仄△=平韵=▲=仄韵◎=本为平声,亦可用仄声⊙=本为仄声,亦可为平声韵)
另有《添声杨柳枝》词调。据《碧鸡漫志》云:黄钟商的《杨柳枝》曲,仍是七言四句诗,与刘、白及五代诸子所制并同。但每句下各添三字一句,乃唐时和声。
○●○○●●△,●○△。
◎◎○◎●◎△,●○△。
◎●◎○○●▲,○◎▲。
◎○◎●●○△,●○△。
(注:○=平●=仄△=平韵=▲=仄韵◎=本为平声,亦可用仄声⊙=本为仄声,亦可为平声韵)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