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伯是“吃里扒外”的人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9:57:24
项伯是“吃里扒外”的人吗?

项伯是“吃里扒外”的人吗?
项伯是“吃里扒外”的人吗?

项伯是“吃里扒外”的人吗?
浙江省桐乡第一中学 沈坤林在《鸿门宴》人物形象分析时,说到项伯,许多同学都认为,项伯是一个“吃里扒外”的人物,甚至有人认为他是沛公手下的曹无伤一样的“奸细”.理由有二:一是项伯与刘邦“约为婚姻”后为刘邦说情,二是项伯在宴上“翼蔽沛公”,阻挠项庄杀刘邦.事实果真是这样吗?从项伯夜访张良看,主观上是出于报恩谢友之义,客观上却也造成了泄露军机的事实;况且不分敌友,竟然与刘邦“约为婚姻”,“许诺”替刘邦说情,并为刘邦献“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之计.奇怪的是,项伯这样私自夜至沛公营,并带回刘邦的“歉意”,为刘邦游说,作为连对被尊为亚父的范增这样贴身的谋士也犯疑的人,项羽竟然不问项伯此行的目的意图(当然也可以认为省去没叙),而听了项伯的“善遇之”,当即“许诺”.足见项伯在项羽心中是值得信赖的,他并没有认为项伯是奸细,或许为项伯至沛公营而探得刘邦虚实而高兴.但或许有人会说,项羽这么相信项伯,正是项伯利用了项羽对他的信任,这样“吃里扒外”,足见其可恶.其实不然,在夜访张良之前,项伯的确可能没有劝说过项羽,而见了一次刘邦回来说去劝说,表面上看来是站到刘邦一方了,但实际上项伯夜访张良,也是觉得这场争斗是不可避免的,他也认为,刘邦“欲王关中”就是该打的,他只是希望自己的救命恩人张良不要受到伤害.然而,从沛公处回来又怎么直接劝说项羽了呢?这主要有两个相承的原因,第一是项伯先受了刘邦的蒙蔽,听信了刘邦的花言巧语,认定刘邦不会称王,既然不称王,就不该打.于是就有了第二个原因,打有功之人是“不义”的,项羽此前弑义帝、杀宋义夺兵权,已大悖“义理”,多行不义必自毙.刚刚灭掉秦王朝而就违前约、要杀曾是抗敌友军的刘邦,必然遭到其他诸侯的反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同属一个政治集团,他正是从项氏集团生存利益出发,而不是为“亲家”的一私之念考虑,这怎么是“吃里扒外”呢?再说,“约为婚姻”之类,对于私入刘营的项伯来说,我们何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随机应变、顺水推舟的脱身之计?当然,项伯只是一个平庸的武夫,他首先受刘邦的欺骗是不争的事实.至于项伯与项庄一起舞剑而“常以身翼蔽沛公”,使项庄不得下手,项庄与项伯,一个要杀,一个要护,在宴会上是谁都能看出来的,可是项羽没有什么反应,这说明他心中正在犹豫之中.是“杀”还是“放”,在宴会前,项羽内部肯定是有不同意见,或者干脆说有过争论的,这从范增“示玦”等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