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的结构体制是什么? O(∩_∩)O谢谢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18:26:53
元杂剧的结构体制是什么? O(∩_∩)O谢谢啦!

元杂剧的结构体制是什么? O(∩_∩)O谢谢啦!
元杂剧的结构体制是什么? O(∩_∩)O谢谢啦!

元杂剧的结构体制是什么? O(∩_∩)O谢谢啦!
元杂剧具有完整、严密的结构体制.   
一、“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最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合为一本,每个剧本一般由四折戏组成,有时再加一个楔子.所谓的“折”相当于现在的“幕”,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全剧矛盾冲突的自然段落;四折即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阶段.元杂剧在四折戏外,为了交代情节或贯穿线索,往往在全剧之首或折与折之间,加上一小段独立的戏,称为“楔子”.安排在第一折之前的,称为开场楔子;置于在各折之间的,称为过场楔子.楔子本义是木器榫合处为弥缝填裂而楔入的小木片,在元杂剧中它所起的是绵密针线或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本四折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赵氏孤儿》五折,《秋千记》六纪君祥与《赵氏孤儿》
折,《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吴昌龄的《西游记》六本二十四折.此外在剧本的开头或结尾,还有“题目正名”就是用两句话或者四句话,标明剧情提要,确定剧本名称.如《窦娥冤》的题目正名为两句:“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   
二、音乐曲调方面元杂剧以北方音乐为基础,因此有别称“北杂剧” ,采用的是北曲联套的形式.每一折用一个套曲,每一个套曲一般都连缀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牌组成.每折一个套曲,常见的是第一折用仙吕,第二折用南吕,第三折用中吕,第四折用双调.少数剧本的各折,也有使用其他宫调的.在每一宫调之内,各有数十支曲牌.曲词就是按曲牌填写,一折之中的每支曲牌都压同一韵脚,不可换韵.有时又有向其它宫调借用一支或几支曲牌的情况,称为借宫.   
三、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正旦:歌唱的主要女演员.外旦、贴旦次要女演员.末包括正末、小末、冲末、副末.正末是歌唱的主要男演员,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员.冲末是首次上场的男演员.净是地位低下的喜剧性人物.杂是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有孤(当官)、驾(皇帝)、卜儿(老妇人)等.   
四、主唱元杂剧一般是一人主唱或男、女主角唱,主唱的角色不是正末,就是正旦,正旦主唱称旦本,如《窦娥冤》窦娥主唱 .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如《汉宫秋》,汉元帝主唱.一般来说,一剧中一人主唱到底,这是通例.但也有少数剧本,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也有所变化.如《赚蒯通》,第一折正末扮张良,二、三、四折正末扮蒯通.这就出现了主唱人物的变换.   
五、宾白在后世的戏曲中也叫道白或说白,前人对元杂剧的宾白大致有两种解释:徐渭《南词叙录》:“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单宇《菊坡丛话》:“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后者从训诂角度说明可能更准确些.它是曲词外演员说的话、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由白话和部分韵语组成,又称韵白和散白.对白与话剧的对话相似,独白兼有叙述的性质,在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科介也称科范、科、介,指唱、白以外的动作,元杂剧中指示人物动作和表情的术语.一般来说,元杂剧剧本中的科表示四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人物一般的动作,如《汉宫秋》第一折写王嫱迎接汉元帝,注明“趋接科”二是表示人物的表情,一折毛延寿定计,注明“做忖科”三是表示武打动作,高文秀《襄阳会》四折“四将做混战科”四是指剧中穿插的歌舞动作.《梧桐雨》二折玉环舞蹈,“正旦做舞科”有时也表示剧中的舞台效果.《汉宫秋》“雁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