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鬼神观念及其精灵化的过程和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5:54:05
论中国古代鬼神观念及其精灵化的过程和特点

论中国古代鬼神观念及其精灵化的过程和特点
论中国古代鬼神观念及其精灵化的过程和特点

论中国古代鬼神观念及其精灵化的过程和特点
鬼神观念主要来源于原始的多神崇拜,即万物有灵论.在古代,鬼和神是有区别的.鬼是“人鬼”,神是“天神”,神存在于天庭之中,鬼则存在于人世间,在品格上低于天神.鬼虽是鬼,但出类拔萃的鬼可以变为神.   商周时期,奴隶主压迫奴隶的手段之一,是以上帝或天命的神圣权威来恫吓人民,以维持其统治.但奴隶们为了生存,往往不相信鬼神之类的说教.   《尚书•微子》中记载,奴隶们饥饿时,抢走了祭祀的牛、羊等供品,管理人不敢拦阻,他们吃光了供物后也未见神降灾祸于他们.可以看出,那时候人们吃了祭品后,并不惧怕鬼神来报复.到了春秋时期,无神论的思想开始萌芽.如公元前644年,有陨石落于宋国.宋襄公问周内史叔兴:“是何祥也?吉凶何在?”叔兴认为这是阴阳自身的变化,不是吉凶的征兆,吉凶是人自己造成的,与天意无关,神不能干预人事.   战国时,由于农业、天文、医学手工业等科学的发展,促进人们以理性的观念来认识、看待事物,对鬼神观念的怀疑和批判加深了.在《墨子•公盂篇》里,记载了公孟子“无鬼神”的观点.《孙子兵法•用间》篇中,认为对敌作战不可求助于鬼神.尉缭在其著述的《尉缭子》五书中,认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求神求鬼,不如依靠自己的智慧.   秦汉时期,反鬼神迷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西汉刘安编撰的《淮南子》一书,对鬼神迷信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批判,认为产生鬼神观念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人们精神上紧张或错觉造成的.二是少见多怪.“闻见鲜而识物浅也,世俗所眩惑也.”三是托鬼神的声威来进行训诫和教化,“借鬼神之威,以声其教”.表明鬼神是人造的.四是鬼神产生于人们对古代有功之人的怀念和崇敬之心.   东汉王充对鬼神迷信的抨击尤为激烈.他认为:“人死血脉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说鬼有形体来害人,是没有证据的.   从魏晋至南北朝时期,反鬼神的斗争一直持续不断.三国时的曹植在《说疫气》中针对当时疫病流行,人们认为是鬼神所为的错误观念,指出“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南北朝时期的范缜在同神不灭论的斗争中,吸取了前人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神灭论.   隋唐时期对鬼神迷信的批判,是以天人关系为由展开的.柳宗元在肯定“天人不相预”的同时,提出了“功者为功,祸者自祸”的无神论命题.李筌在他的《太白阴经》中,指出了“凡天道鬼神,视而不见,听之不闻,索之不得,指虚无之状,不可决胜负,不可以制生死.”说明鬼神是 “虚无”的.卢藏用在《析滞论》中,明确提出了不信鬼神不靠天.   以李觏,张载等为代表的无神论者,揭开了宋元明时期反对鬼神迷信的序幕.李觏在《直讲先生文集》中响亮地重提“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借鬼神之名择日子、占卜求签来迷惑百姓的,全部杀掉)的口号,主张严禁鬼神迷信.   张载是宋代理学的创始者之一.他在《性理拾遗》中认为人们的鬼神观念的产生是人们少见多怪或者不解事物的原由,因此鬼神是虚幻不实的.南宋时期的陈亮认为“天下大势趋之所趋,天地鬼神不能易,而易之者人也.   明初的储泳把鬼神看成是阴阳之气,而人兼备鬼神之造化和功能,因此人的能耐超过鬼神,直接否认了迷信说教.   清代对鬼神迷信批判,逐步渗入了科学成份.黄宗羲继承了范缜的“神灭论”,他用蜡烛的燃烧来生动地比喻形、魂魄,说“譬之于烛,其柱是形,其焰是魄,其光明是魂”.   方以智是一位在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都有一定造诣的学者.他提出,如果鬼神有形体,就能逞能作怪.事实上,鬼神虚无飘渺,是由于人的心理作用而产生,鬼神之名也由“达者造名”而形成的,即贤者造出来的名字.   熊伯龙对鬼神观念的否定,一是认为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之道;二是肯定人死神灭,不能变为鬼神.清代有医学科学家之称的王清任在其《医林改错》中提出“脑髓说”,科学地阐述了人的“灵机”在大脑,大脑的活动一旦停止,人的精神活动也为之消失.那么人死神不灭可为鬼为神的错误观念也就无以立足了.   晚清学者陈幌用化学理论来否定鬼神存在.他说,人之身体,由磷、碳、氧、氢、氮等元素组合而成,人死、腐烂,这些物质相继离散,或与其他物质化合最终“腐尽而后止”.尸体没有了,那来的魂魄呢?死后无魂魄,那么夜间也就无鬼神存在了.   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蒙昧进入文明,仰仗的是科学和文化的进步.历史已经证明,装神弄鬼者,必自取其祸;信奉鬼神者,必精神颓废.科学是揭开愚昧面纱的雄风,是驱除鬼神的利剑.在人类已进入高度文明的今天,惟有相信科学技术,一个民族的素质才能有质的提高,才能获得创新发展的活动力,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文学中精灵形象的演变与发展:http://chinese.cersp.com/sYst/200710/5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