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元代后期杂剧哀落的原因急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3 07:36:32
分析元代后期杂剧哀落的原因急啊~~~~~~~~~~~~

分析元代后期杂剧哀落的原因急啊~~~~~~~~~~~~
分析元代后期杂剧哀落的原因
急啊~~~~~~~~~~~~

分析元代后期杂剧哀落的原因急啊~~~~~~~~~~~~
第一,从政治方面看,元蒙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不断总结统治经验,开始对南方实行一些切合实际的政策.诸如放宽南方庶族地主对土地的要求,使江南上层社会和元蒙统治集团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加之逐步改变过去游牧式的生产方式,注意到农业生产的重要,使南方经济得到很快发展,从而促进了全国政治的稳定,民族矛盾的相对缓和.这样,前期杂剧作家胸中所积压的郁愤,所要呐喊的社会不公,天道不平,在后期作家身上也就舒缓得多了.
  第二,剧作家社会境遇的改变.元蒙统治者在逐渐改变政治、经济政策的同时,也渐渐认识到笼络和利用广大封建文人的重要.于是,在元仁宗延佑二年(公元1315 年)开始恢复科举制度.一些文人,特别是一些生活在下层的文人看到了一条仕进之路.于是许多文人又埋头于青灯黄卷之下,致力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之中;忍受着十年寒窗之苦,出入于科场之门.从生活到思想,渐渐脱离人民.什么勾栏书会、躬践排场、面敷粉墨的创作实践,渐为他们所不耻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推移,亡国之痛逐渐淡忘,不满情绪慢慢消失.一些剧作家虽也写杂剧,但不过以此来遣兴、逞才或玩玩而已.谁也不会像前期剧作家那样去为社会的不公,人民的疾苦,发出呼天抢地的呐喊了.他们有时也会发发牢骚,表露出一些对社会的种种不满.但已由过去的揭露批判,变成了谏劝和期待.大大失去了前期杂剧的战斗精神.
  第三,杂剧形式由成熟渐趋老化,束缚自身的发展.前面谈过,元杂剧的体制基本上是四折一楔子,由一人独唱;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不能随便改变或换韵等.这种艺术形式在度过它极其光彩辉煌的岁月之后,必然会逐渐老化.由新的,更适用的艺术形式去代替它.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而又复杂多变的.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更需要形式各异,长短参差,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它,元杂剧固有的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这种情况似乎在元杂剧的鼎盛时期就已被一些剧作家注意到了,因而出现了一部分突破元杂剧体制的作品.随着杂剧重心的南移,杂剧离开了产生它的北国土壤;加之南方杂剧作家的比重越来越大,境遇也远比北方作家好,脱离现实生活,远离人民,可写的题材,也几乎被前期作家写尽,要想写出杰出的作品,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他们只好在文辞技巧上,音律对仗上下功夫,形成一种形式主义倾向.这也是促使元杂剧衰落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