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纸张值多少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8 21:22:34
明朝的纸张值多少钱

明朝的纸张值多少钱
明朝的纸张值多少钱

明朝的纸张值多少钱
《永乐大典》是世界上最早、篇幅最大的百科全书,明成祖永乐元年(1402)开始纂修,永乐五年(1407)完成.修纂期间,共用正总裁3人、纂修347人、催纂5人、编写332人、看样57人、誊写1381人、续送教授10人、办事官员20人.全书规模浩大,包罗万象,共计22870卷,11095册,三亿七千多万字.
《永乐大典》编著成后,永乐皇帝就想刊印,只是因为所需费用太大,朝廷无力支持才只得作罢.永乐十九年(1421)明朝移都北京,此书也随着入京.为防止意外,嘉靖四十一年(1562)抄录副本一部,完成后,正本贮藏于文渊阁,副本贮于皇史宬.到了清代,《永乐大典》正本移入乾清宫,副本入翰林院.嘉庆二年(1797),乾清宫失火,正本被烧,自此仅存副本.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永乐大典》大部分遭侵略者焚毁,剩下的多被劫掠,今国内外所存约计400册,国家图书馆善本部现存《永乐大典》161册.
《永乐大典》装帧特点:
《永乐大典》长50.3厘米,宽30厘米,厚2厘米左右.书叶为皮纸,厚约0.095毫米.板框手工描制,红色,高35.7厘米,宽23.4 厘米.半叶8行,小字行28字.《永乐大典》书品宽大,板框距书背6.5厘米.中间距书背3厘米左右钉纸捻4个,距天地5-5.5厘米,各纸捻之间相距19-21厘米.《永乐大典》为包背装,书皮用厚纸粘在一起糊制,厚约1.5毫米,外用黄色丝织品包裹.
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现状:
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现收藏在善本库房专用书柜中.保存环境可以说是国内最好的.161册《永乐大典》中,有部分经前人修复过,余下的部分破损情况有以下几种:
磨损: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书口、书皮四周和四个书角.
焚毁:大家知道,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烧杀劫掠.一场大火,《永乐大典》大部分被焚毁.因此,残存的《永乐大典》书叶上多有焚余的痕迹.
水渍:救火必用水,《永乐大典》书叶上多有水渍,想必是当年灭火时所致.
外力破坏:这是多方面的.有外力撞击戳破书叶,有人为撕裂,还有的竟然把书叶中心部分剪作了鞋样.
损坏到一定的程度,即影响到书籍的阅读和利用,就需要修复了.
《永乐大典》修复原则:
“整旧如旧”是古籍修复工作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图书在修复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留书籍各部分原有特点.经过修复的图书在外观上尽量保持修复前的原貌,从而保证图书的资料价值和文物价值不因修复而受损.《永乐大典》的修复工作一定要坚持“整旧如旧”这个基本原则.
按照“整旧如旧”原则修复《永乐大典》有着特殊的意义.我国古籍的历史源远流长.随着朝代的更迭,时间的流逝,许多古籍在流传过程中由于自然的原因、人为的因素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使书籍能够流传下去,这些古籍都经过了不同形式的修复.这样,流传到今天的古籍,有些书上增加了补丁,有的拆掉了副叶,换了书皮,有的添加了衬纸,而有的书则改变了装帧形式.能够原封不动地保留书籍最原始状态的,实在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修复古籍时说的“整旧如旧”,实际上保持的是书籍原貌已经改变后的状态,不是书籍的原始面貌.
《永乐大典》的情况不是这样.《永乐大典》编纂完成以后,因卷帙浩繁,一直没能刊印发行,只有抄本传世.抄本用纸不同于印刷,纸薄了就会洇墨.《永乐大典》选用的纸比较厚,纸张的厚度近100微米,而且全书一万余册用纸整齐划一,这在中国汉文书籍史中是空前绝后的.
《永乐大典》成书以后,一直藏在皇宫内院,一般人无缘得见.由于很少有人翻阅,虽然历经数百年,还是较多地保留了明代成书时的原貌.因此,修复时坚持“整旧如旧”的原则,尽量保留《永乐大典》原有的装帧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前人修复的《永乐大典》及评价:
前人修复的《永乐大典》,从外观上来看还是不错的.在仔细研究以后,发现一些问题:
关于书皮有两种情况:其一,书皮选用的是桑皮纸,经过浸染成明黄色,书皮虽然还很整齐,但由于纸张强度有限,有些书在书背部位已经重新撕裂;其二,书皮用丝织品——绢修补.但原来的书皮是棕黄色的,而补上去的绢却是粉红色的,颜色不很协调.
关于护叶,有的《永乐大典》在修复时换了护叶,但护叶在书中经常处于折叠状态.这是由于纸张比书叶薄的缘故.
关于书口:有的书叶书口破损处经过修复,已经补齐.但补纸与书叶相接处高出一块,又厚又硬.这是由于选用的补纸和书叶厚度基本相同,补纸四边在修复时没有做一些处理所致.
《永乐大典》修复细则:
第一,尽量在完整保留原始装帧特点的情况下完成修复工作,如能在不拆下原有装帧材料的情况下完成修复工作的坚决不拆.
这一条适用于修复那些从来没有修复过的《永乐大典》.馆藏《永乐大典》有些是前人修复过的,想来是当时破损比较严重的,就重装了.而现在这些没有修复过的,在当时肯定是保存情况比较好的.因此,这些以前没有修复过的《永乐大典》,基本完整地保留了《永乐大典》成书时的原始风貌和特点,这些在修复时必须刻意保留.
第二,为保持书籍原貌,能不拆掉纸捻修复的,尽量在不拆掉纸捻的情况下完成修复工作.
这一原则适用于仅书皮有破损或脱离书芯的《永乐大典》.这样的书虽书皮破了,但书芯基本完好.在这种情况下,只对书皮进行修复,能够保留书芯的原始状态是这类情况的最佳选择.
第三,需要拆掉纸捻修复的,原来使用的材料能够利用的,一定要保留下来,继续使用.书皮纸板确实不能再使用的,一定要选择PH值为中性的手工纸加工配制、替换.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书叶上烧过的痕迹一定要保留下来.因为这是《永乐大典》这部书经历浩劫的标志,绝对要保留.
第四,修复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的使用,以防书叶上残留水渍或使板框和栏线遇水后洇染、褪色.
第五,补纸应和书叶保持一定的色差.修复后的《永乐大典》要让人看得出原来的面貌,不必描栏、补字.
《永乐大典》修复技法:
馆藏《永乐大典》的修复,主要采取以下技法:
书皮的修复,一般不把用作书皮的丝织品从纸板上揭下来,只把破损处周围掀起1厘米左右,然后用颜色近似的丝织品修补.用作书皮的纸板修复时,要把纸板分层揭开1厘米左右,把补纸插进,然后在补纸上再粘纸,直至补纸和纸板厚度相同为止.
书叶的修复,以“掏补”为主,即在不拆掉书皮和纸捻的情况下,把毛笔、补纸伸进书叶中间修补书叶上的破洞.选用的补纸要比书叶薄一点,四周用手撕出纸毛纤维,补纸与书叶相搭的碰接,然后按平时补书的方法用薄纸在补纸上再补一层,以降低补纸和书叶互相搭接处的厚度.
由于书叶的修复方法和以往不同,压平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每次修补8-10叶左右的书叶,就要用宣纸夹进书叶之间,用压书板把书夹住,再加重物压平.待补过的书叶压平压干以后,再补其余的书叶.
锤书也不能和平时一样,要把书皮打开,用压书板托住,然后再锤.每次只锤几叶,没有补过的地方不锤.当然,最好是把补书用纸选择好,这样不好的书叶就可以不用锤或少锤了.
《永乐大典》修复材料的选择:
《永乐大典》书叶为皮纸,书皮是用粗丝绢制成的.因此,补书叶也要选用皮纸.这点,国家图书馆还有一定的优势:我们还保留着清代早期的“高丽纸”,“高丽纸”是楮皮纸,用来修补《永乐大典》,无论从纸张的年代还是从纸张的纤维来说,都是非常合适的.至于绢,现在还找不到和《永乐大典》书皮用的一样的绢,只能用现在能买到的最好的绢来修补了.
染绢的颜色,还用传统的中国国画色.
《永乐大典》修复时注意事项:
登记书号、卷、册、书叶的数量.
记录书籍破损部位、破损面积、破损数量.
书皮、纸捻不拆的,用塑料纸衬进书叶中间,掏补修复.
书皮脱落的,要注意保存书签、破损的碎片.
纸捻已经断了的,要使用原来的锥眼拆换纸捻.纸捻粗细和锥眼大小要差不多,拉纸捻的时候不要用力,纸捻拉直即可.
修补书皮,不要把纸板湿透,尽量少用水.
装书皮时,浆糊稀稠要合适,涂抹要均匀,注意书背的平整.
经过前人修复的、修复效果并不理想的《永乐大典》,要不要拆掉重新修复?
我们的意见是:那些修复效果不理想的地方如果只是影响到《永乐大典》外观,而对《永乐大典》的阅读和利用没有影响的,就保持原状不再拆改.而如果已经影响到《永乐大典》书叶的平整、影响到《永乐大典》使用和保存的,一定要拆去原来修复的材料,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