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的感人小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6:08:44
植树造林的感人小故事

植树造林的感人小故事
植树造林的感人小故事

植树造林的感人小故事

这座蓄水1万多立方米的方塘,为孙维远、孙明星父子绿化荒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圆绿色梦 

  扔掉“铁饭碗” 

  在瓦房店西南20公里处的九龙办事处,有一座海拔406.5米高的岚崮山,原称麻姑山.据传,王母娘娘发现麻姑仙女与南海小龙王暗生私情,遂将他们贬下凡界.小龙王投胎李姓,麻姑飘落荒山,麻姑山由此得名. 

  近千年来,岚崮山一直演绎着荒芜的历史.直到本世纪初,岚崮山宛若神话般彻底改变了容颜:一望无际的速生杨裹挟着岚崮山的东、西山麓,与半山上的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山下的荒坡栽满了桃、梨、李子、樱桃等十几种果树,与 

  密匝匝的速生杨连成一片,四季相得益彰的“彩妆”衬托着巍峨峻峭的岚崮山如景如画,而为岚崮山梳妆的主人公———孙维远、孙明星父子两代人辛勤耕耘荒山的感人故事,更是令人动容敬仰.1983年春的一天,李店电管站46岁的电工孙维远正和伙伴们维修岚崮山线路.中午吃饭时,这位矮小瘦削的中年汉子突然向伙伴们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电管站我不干了,回家当个体户!”周围的人以为他说笑,谁知老孙真的径直来到电管站办公室,向站长当面辞职.站长一时愣住了:“电管站的差事是许多人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职业,你却辞职不干……”站长决定将孙维远一军:“你要是真的辞职就写个书面申请!”孙维远二话没说,提起笔一挥而就:“我自愿辞职回家当个体户.”一家人和亲朋好友闻讯都以为孙维远疯了,像炸了锅一样指责、劝说他,然而却没有丝毫动摇孙维远的决心,因为在他内心,深藏着一个遥远的梦. 

  孙家祖祖辈辈生存在岚崮山下贫困的小山庄任屯,他从懂事起就在大山里嬉戏、玩耍、打草、拾柴,是荒凉的岚崮山养育他长大成人.为了谋生,他下过盐滩,进过兵营,在生产队驭牛赶车,又干过裁缝和电工.夜阑人静之时,他常常仰望着黑幽幽的山峦思忖:“有朝一日我要让岚崮山变成绿树成荫、果香四溢的聚宝盆.” 

  孙维远心知肚明:要改变岚崮山千余亩荒草、杂树遍地的现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孙维远当时一文不名,积蓄无几,要马上治理荒山那是“画饼充饥”,他只有脚踏实地地从零起步,通过经营积蓄资金,才能实现绿色梦想.辞职后,他托人借了2000元钱,他甚至连宅基地的钱都拿不起,便将平房村十字路口旁的一个臭水湾填平,修建客栈.那些日子,孙维远起早贪黑,拉土填坑,像燕子衔泥似的奔波劳作.周围有人耻笑他“胡闹”,但老孙全然不顾. 

  700多个日日夜夜,孙维远晒黑了脸,累弓了腰,到1985年,三间客栈终于落成在九龙水库旁.紧接着孙维远靠亲朋好友帮忙,赊来缸、坛、水泥、白灰等货物摆满了房前屋后.开业那天,孙维远买不起鞭炮,雇不起锣鼓,他挥笔在墙上写了首打油诗:“九龙治水水起风,白手建起水上宫,恳请行人来作客,千载共享劳动功.”这蹩脚的打油诗还真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客商,一时小小客栈热闹起来.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不久一场台风裹挟着暴雨,一股脑地将客栈的坛坛罐罐冲了个七零八落,有人讥笑地给他起个外号“水上漂”.孙维远不服输,他从水里捞起坛坛罐罐,重修门面,不久客栈又开了门.凭着孙维远精明强干、肯于吃苦的拼劲儿,客栈又红火起来,当年他就赚了7000多元.接着他依靠自我积累、自我滚动的资金,相继建起了加油站、旅店、饭店,十几年间孙维远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百万富翁. 

  情结岚崮山 

  魂系林海间 

  2000年春,已经63岁的孙维远又一个惊人的举动震颤着人们的神经:他要包下岚崮山这片荒山! 

  有人笑他“彪”到家了:几年前曾有人承包了岚崮山下的荒山果园,一连赔进了20多万元,从此谁也不敢沾边儿,这老孙头是叫钱“烧”得发昏,干这种蠢事儿! 

  儿女们也劝他:你都60多岁的人了,我妈去世后你一直自己过,吃尽了苦头,现在日子富足了,也该享享清福啦. 

  可绿化岚崮山、建设生态林,最终让岚崮山变成人们游览、观光的圣地,这是蕴藏在孙维远心中多年的夙愿.他十几年的拼搏经营就是要让这一梦想变成现实.人们的这些劝阻他哪能听得进去!他找到村委会,以13.8万元包下了岚崮山下的这片荒坡.可当年他经营的苹果、桃子和梨就赔进了1万多元. 

  面对荒山,孙维远苦苦地思索着.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获取了速生杨的信息,孙维远顿时心里一亮,经过实地考察,他认定“速生杨”是绿化岚崮山的优良品种,于是孙维远又干了一件让人们瞠目结舌的“傻事”:几天工夫,他带人伐掉了近万棵残次果树,投资40多万元,在岚崮山东麓修建了10余公里的作业道,建起高山水池、农家肥发酵池,在千余亩荒山上栽下了10余万棵速生杨.2003年春,他又在岚崮山西麓修建了一座蓄水1万多立方米的方塘,新开发200亩荒山林地,栽下了2万棵速生杨,岚崮山第一次披上了密匝匝、齐整整的绿装.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面对15万棵速生杨,10年内只有资金投入没有经济效益,每年仅打药施肥及人工费就得30多万元,很快孙维远的“腰包”便被掏空了.他跑银行、信用社争取贷款,从亲戚朋友处借资金,执著地追求他那绿色的梦想. 

  过度的劳累使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患上了糖尿病,而严重的“三高”又频频发作,将他一次次摁倒,而他又一次次爬起来,拖着疲惫孱弱的身躯奔波在岚崮山麓,出没在林间小道…… 

  青山有义,生命无情.2006年6月1日,69岁的孙维远老人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片浸透他心血和汗水的山林.儿女们遵照他生前的意愿,将他的骨灰安葬在岚崮山西麓山坡林中. 

  子继父志将“绿色革命”进行到底 

  3月14日,当笔者迎着初春的阳光登上岚崮山麓时,陪同我们的是一位沉稳、精明的小伙子,他叫孙明星,是孙维远的小儿子,也是这片山林的新主人.小伙子领着我们穿过一片片速生杨,如数家珍般地向我们介绍每处速生杨的生长特点、树径尺寸、成材年限等,那架势,俨然一位熟知儿女琐事的母亲. 

  孙维远老人的突然去世,给7个儿女带来巨大悲痛,而孙明星尤甚,因为父亲对他寄予的希望就是经管好岚崮山下这片山林.孙明星深知老人的这份心意,几年前父亲让他留在身边开车、协助父亲料理山林,父亲每天的一举一动、照料山林的套路他都了如指掌.然而父亲的离去,还是使他如牛负重: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他必须保证这片山林的经管不能“撂荒”. 

  为了摆脱资金短缺的困境,他搬出父亲的住宅楼,住进加油站,将楼房出租出去,以租金解决燃眉之急.令他欣慰的是父亲生前正在办理的一笔贷款,信用社及时转到他的名下,很快给孙明星解决了50万元的资金,这犹如雪中送炭,使孙明星更加坚定了完成父亲未竟事业的信心. 

  当我们徜徉在林中时,一排排碗口粗的速生杨迎风摇曳,而树下却很少见到杂草,孙明星对我们说:他最担心的是山林安全.几年来,为了护林防火,他雇人从秋到冬,每年要割掉五六茬树下齐腰深的杂草,仅除草一项人工费就达数万元.速生杨的经济效益极为缓慢,成材期长达10年左右,孙明星抚摸着一棵棵速生杨,深情地说:“父亲在这片荒山造林,绝非为了赚钱,而是实现他一生绿化岚崮山的夙愿.”为了将这场“绿色革命”进行到底,孙明星在山下套起了围墙,筹建猪舍,以发展养猪业来积攒农家肥,部分取代化肥,通过良性循环固守这片山林. 

  令人感动的是,为了荒山绿化,36岁的孙明星一次次推迟了婚期,集中精力投入到他的事业中.九龙办事处也给了孙明星大力支持,为他的山林安装上了一盏盏驱虫灯,帮助他用物理方法解决林中虫害. 

  春风拂过,山林簌簌.传说中麻姑除恶济民的故事缥缈云烟,而孙维远、孙明星父子绿化荒山、造福后代的故事却如丰碑矗立在岚崮山下,铭刻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