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证明了什么观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01:06:01
《苏武传》证明了什么观点

《苏武传》证明了什么观点
《苏武传》证明了什么观点

《苏武传》证明了什么观点
整体把握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开始写道:“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7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反抗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具体描写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接着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他手握汉节——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这时斗争是相对缓和的,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自然环境做斗争.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而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声气跃然纸上.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双方的心态都比较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这部分最出彩之处.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感情.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长!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如此确实令人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且荣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心声.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问题探究
  1.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首先,以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苏武留胡十九年,经历坎坷曲折,汉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作者抓住苏武经历中的关键之处,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使苏武这个人物跃然纸上.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的两次自杀,第一次被“胜、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苏武的语言也具有典型意义.如卫律逼降时,说:“副有罪,当相坐.”苏武斥责说:“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使卫律哑口无言,只得无耻地“举剑拟之”,但苏武岿然不动.又如,李陵劝降,苏武仍然不为其情所动,表示“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表现出至死不屈的品德.
  其次,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着重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伥的卫律,一个是曾为朋友的李陵.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动人的、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
  2.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并不矛盾.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我们不难明白,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阴谋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后来,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二是要为国家雪耻.匈奴明白了苏武的决心,知道威权、富贵无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