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究竟该用哪种方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3:53:07
(原创)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究竟该用哪种方法

(原创)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究竟该用哪种方法
(原创)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究竟该用哪种方法

(原创)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究竟该用哪种方法
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究竟该用哪种方法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案例与反思 监利县黄歇口镇大兴小学 陈婧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沉和浮》的第一课.本课是沉浮单元的起始课,这一课时的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观察研究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大小、轻重之间的关系.要研究物体的沉浮,首先要判断物体的沉浮.本课的第一部分“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教材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先把木块、石块、小纸片、铁盖(盖沿朝上)轻轻放在水面上,观察发现木块浮、石块沉、铁盖浮、小纸片先漂浮后慢慢沉下去.接着把上述材料放入水中,观察发现木块浮、石块沉、小纸片先浮上来再慢慢沉下去、铁盖沉.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认为教材设计这个活动的意图是让学生知道观察物体的沉浮有两种方法,由于使用的观察方法不同,有时观察到的现象也不相同;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统一选择一种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方法,为后续的观察物体沉浮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我想结合自己两次执教《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课例,来谈谈我在引导学生确定统一的观察方法后遇到的困惑.案例一: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我给大家准备了一袋东西,打开看看里面是哪些物体.生:(充满好奇的打开袋子)有石块、瓶盖、纸片、木块.师:要是把它们放到水里,猜猜它们是沉还是浮?生:石块会沉,纸片、瓶盖、木块都会浮.生:石块会沉,纸片过一会儿会沉,如果把瓶盖的口朝上放会浮,口朝下放就是沉的.木块会浮.师:看来同学们平时都很留心观察呀!到底猜对了没有呢,放进水里去试试看!(生小组合作,动手观察四样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师:说说看,你们观察到了哪些现象?生:我们组的石块放到水里就沉下去了;瓶盖一碰就沉下去了;纸片和木块都浮在水面上.生:我们组的石块也沉下去了,但是瓶盖和纸片浮在水面上,纸片刚开始浮在水面上后来又沉下去了.……师:通过大家的汇报,我们发现纸片和瓶盖有不一样的观察结果,这是什么原因呢?生:纸片很轻,刚开始放在水上就是浮的,过了一会儿它吸水了就变重了就沉下去了.师:说得真好!你不仅观察仔细,还善于分析问题,真是一个小小科学家呢!那瓶盖有的小组说是沉,有的小组说是浮,这又是怎么回事?生:我们小组是把瓶盖的口朝上放的,就浮在水面上.生:我们小组是口朝下放的,刚开始是浮的,后来李孙名一不小心碰了一下就沉下去了.师:(把瓶盖放在水面上,边说边演示)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把物体放在水面上观察.你们看,瓶盖是沉还是浮?生:(齐说)浮.师:(把瓶盖按到水底)还有一种方法是把物体放在水底观察,现在瓶盖是浮还是沉?生:(齐说)沉.师:在观察活动中,我们采用的观察方法不同,有时观察到的现象也不相同.为了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最终状态,这节课我们就采用把物体放在水底观察这种方法,这样做你会吗?生:(齐说)会!……在接下来的实验、观察活动中,学生采用的都是“把物体放到水底观察”这种方法.学生把教师准备好的泡沫、纽扣、西红柿、橡皮塞、蜡烛头、回形针、玻璃珠、木块等材料放在水底,观察到的现象是:泡沫、西红柿、蜡烛头、木块浮在水面上;纽扣、橡皮塞、回形针、玻璃珠沉在水底.我随即组织学生进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的讨论,然后学生再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学生认识到“相同大小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一样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教学到此,水到渠成,本课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这一堂课也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反思:没想到,这种观察方法却给这个单元后面几课的教学带来了麻烦.如《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改变橡皮泥的体积、形状,改变了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如果也用这种方法来进行观察,橡皮泥能浮得起来吗?因为无论把橡皮泥如何改变,只要把它放到水底,它都无法浮起,又怎能谈得上改变了物体的沉浮呢?第一节课选用的观察方法在第二课就遭遇了否定.而《科学》课的教材编排特点是非常注重以单元的形式出现,注重内在结构.我们总不能让学生第一节课用一种方法,第二节课用另一种方法吧?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我想,如果选择用“把物体放在水面观察”这种方法,这个前后课相矛盾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于是,在第二次执教《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我去掉了纸片和铁盖这类有争议的材料,选择了一些不管用什么方法放置,沉浮现象都一致的材料开展“观察物体的沉浮”的活动.案例二:师:将木块、石块、乒乓球、铁垫圈放在水中,它们是沉还是浮?生:木块、乒乓球会浮,石块、铁垫圈会沉下去.师:是这样吗,想不想把它们放到水里试一试呀?生:(齐声回答)想!师:赶快动手试一试.生:(小组合作,动手观察四样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师:(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巡视)师:有结果了吗?生:我们观察的结果和我们想的一样,小石块、铁垫圈是沉的,乒乓球、木块是浮的.生:我们组观察的结果和他们一样.生:我们组的也一样.师:看来大家的发现都是相同的,刚才我发现大家都是把物体放在水面上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的,其实这只是观察物体沉浮的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是把物体放到水底去观察(边说边演示).生:这样观察的结果和刚才我们观察的一样啊?生:我觉得这种方法没有我们刚才用的方法好,直接放在水面就可以看到沉浮了,为什么还要把它放到水底去观察?生:我们平时也是放在水面观察的呀.师:既然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好,那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观察更多物体是沉还是浮吧.……接着进行“观察更多物体是沉还是浮”的活动.学生都采用了“把物体放在水面上观察”这种方法进行实验.由于课前对实验材料进行了精心准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配合也比较好,教学过程也很顺利地完成了.在结束了本课的教学后,反思自己整堂课的设计安排时,总觉得还有所不足.反思:为了使第一课运用的观察方法与后面几课的教学不产生矛盾,我去掉了纸片、瓶盖这些有争议的材料,换上的是乒乓球、铁垫圈这样放到水里沉浮情况就一目了然的材料.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恰恰是这些有争议的材料,才使“把物体放到水底观察”这种方法显得有实践的必要、使用的价值.没有了争议,“把物体放到水底观察”这种方法好像就失去了使用的意义.正如案例二中学生的看法:“我觉得这种方法没有我们刚才用的方法好,直接放在水面就可以看到沉浮了.为什么还要把它放到水底去观察?”而且,生活中的物体远远不止我们在课堂上展示的这些,它们的沉浮情况也并不都是一目了然的.比如瓶盖、树叶等物体放在水中,既可以观察到浮在水面上的现象,也可能观察到沉到水底去的现象,对于这些存在争议的物体,我们究竟该如何判断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呢?下一次再教《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又该用哪种方法让学生进行观察,或者有没有必要统一观察的方法?这个问题确确实实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教学方法、教学经验,解决这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