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 中的 庞大的商品堆积 书中未做详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8 05:11:03
资本论 中的 庞大的商品堆积 书中未做详解,

资本论 中的 庞大的商品堆积 书中未做详解,
资本论 中的 庞大的商品堆积
书中未做详解,

资本论 中的 庞大的商品堆积 书中未做详解,
翻开《资本论》,它的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开门见山的第一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我马上就被“震撼”住了:是“商品”,是“堆积”,而且是“庞大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别说用于与人交换的“商品”,就是填饱自己肚子的“食品”,更准确地说,是定量供应的“红薯”,也没有“堆积”啊!我能不被震撼吗?于是,我脑海里就浮出了这样一个“歪”想法:为什么人家是“商品堆积”,而我们则是“产品奇缺”?我们大批判的镜子为什么只去照别人?
  以后,我也就没有再读《资本论》了,而是去读其它也来自西方的《当代经济学》,或者叫《西方经济学》了.它也使我震撼过,但两种“震撼”,是完全相反的!比如,它的开头是讲“五个包子”的“边际效应”递减:“商品堆积”下的人们吃包子,第一个,蛮舒服;第二个,也舒服;第三个,算舒服;第四个,不舒服;第五个,很痛苦!这就比“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概念,要易理解、实在些.
  再以后,就是我有时到你们学会的会长马伯钧房间里闲聊时,看到他那从微薄工资中节省下来的钱买来的、堆满了他那几平方米小屋的《资本论》及有关书籍,比如哲学、历史、文学等,要知道,《资本论》是一部理解初级工业社会“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啊!看到他还继续乐此不彼地执着于坚实《资本论》的学习与研究时,才略感自愧,才又偶尔翻翻《资本论》,才时断时续地、半懂不懂地、囫囵吞枣地“啃”完了《资本论》.因为,共产党员的“情感”召唤我:《资本论》终究是我们理论思维的源头和“老祖宗”啊!
  这种“偶尔”,这种“囫囵吞枣”,一直持续到近几年,特别是今年,尤其是早几天,有几个学术研讨会说要邀请我去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才又重新找来了《资本论》,并结合《共产党宣言》关于资本主义“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的论述,才确认“庞大的商品堆积”,是没有被人篡改过的《资本论》原意,才又反复琢磨这一光照日月的词句了.
  我们今天的会议主题也是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有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什么是“中国特色”?我常想,说客气点,是“发展中”,说客观点,是“落后”.别说经过市场经济改革,我们才刚刚“商品堆积”;别说有水分的“GDP总量”,我们才“全球第二”,即使是“世界第一”了,那又能怎么样?历史上我们又不是没有“GDP世界第一”过?不要忘记,我们是“分配不公”严重的人口大国,真正有意义的“人均GDP”,我们还是排在全世界的最后面!
  同样,我们的“社会主义”也是在“发展中”.早几天,我在《湖南省经济学学会2012年年会暨党的十八大报告经济学研讨会》上说,“社会主义”本是一个“普世性”的概念,这只要想想“马克思”,就会明白.而且,我们的“社会主义”,是从“半封建”社会里产生的,是前苏联“送”来的,是发育得很不完善的,是“社会主义因素”是比发达国家要少很多的.比如,“全面医保”,比如,“全民社保”,这些“社会主义”的最基本因素,我们要不是没有,要不就是才起步.
  所以,我以为,我们必须“与世共进”,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尤其要学习它们对待《资本论》的学术态度,对待“马克思”的宽容气度.我一直在疑问: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马克思,却能在大英图书馆安安心心做“学问”,几年前还被评为“千年思想家”?为什么人家能倾听《资本论》的呼唤,接受《资本论》的批判,而逐步建立处理“商品堆积”的法律规范,调整“劳与资”、“城与乡”、“官与民”关系,解决周期性的“治乱循环”?
  总之,通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现在也已站在“庞大的商品堆积”的基点上了!当年《资本论》所解读的社会矛盾凸显期已经到来了,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方法研究“商品堆积”的用武之时,也许就要到来了.我们要有这个“理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