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文学论文 > 教育资讯

文学论文:林黛玉:悲剧主题之悲剧主人公[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9:27:38 文学论文
文学论文:林黛玉:悲剧主题之悲剧主人公[1]
文学论文:林黛玉:悲剧主题之悲剧主人公[1]文学论文
【找论文网 - 文学论文】
【摘 要】 文章分析了红楼梦中悲剧人物林黛玉的一生。由于独特的身世和教育,使林黛玉身上呈现出一种“与众各别”、不随世迁移的独立人格,她勇于冲破传统礼教的桎梏,追求内心情感的自由和爱情。生存环境的险恶,使黛玉身心俱伤,流露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精神,也表征着中国传统文人执着于个体内心自觉与自主人格精神的心灵历程。
  【关键词】 林黛玉;独立人格;悲剧主题;悲剧主人公
  
  《红楼梦》是人类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部悲剧,是一部“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悲剧,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在这部撼动人心的悲剧中,黛玉以她悲凉的身世,卓越的才华,孤傲的人格,与众不同的诗人气质,担当起悲剧主人公的重大使命,赢得了自古而今千千万万读者的心,成为文学史上一颗最灿烂的明星。
  一
  黛玉是“绛珠仙草”(第一回)的化身,本是“草木人儿”,并非一般的肉体凡胎。黛玉刚进贾府,作者从宝玉的眼中描写出了她的独特形貌(第三回):
  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灯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种美是从宝玉眼中看来的,而且特别强调她“真是与众各别”。这“各别”,应该是她气质与内心在外貌上的表露。黛玉是独生女儿,其父林如海中年得女,倍加珍爱,把她当男公子来养育,给她请先生,使她有机会获得优秀的教育;其母贾敏又去世得早,对她的管束较少。特殊的身世,特殊的教育,使她较少的受到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个性得以自由发展,懂得人格的尊严和重要,懂得人生的真正意义之所在,这是她举起叛逆旗帜走向悲剧道路的第一步,悲题《五美吟》可看作是她独立人格的宣言书。在这组诗中,黛玉嗟叹倾国倾城的西施如江水东流、浪花消逝,徒然令人怀念,其命运之不幸,远在白头尚浣纱的“东村女”效颦之上。这写出了她寄身贾府,虽遇知己宝玉体贴关爱,但预感病体难久的悲哀。她鄙薄反复无常、苟且求荣,甘心得到耻辱下场的鲸布、彭越,觉得不如虞姬“饮剑”楚帐中,借以寄托她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志愿。她讥讽汉元帝大权旁落,竟听命于画工,表现了自己不肯听人摆布的独立人格。她惋惜绿珠而对石崇有微词,认为石崇生前珠玉绮罗之宠,抵不得绿珠临危以死相报,又可见其在爱情上重在意气相感,精神上有默契的价值取向。她钦佩红拂卓识敢为,能不受相府权势和封建礼教的“羁縻”,更突出地表现了她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理想的反传统思想。
  二
  王昆仑先生在《红楼梦评论•林黛玉的恋爱悲剧》中精辟的评论道:“没有恋爱生活,就没有林黛玉的存在”,“林黛玉似乎不知道除恋爱以外,人生还有其它更重要的生活内容。也看不到恋爱以外还存在着一个客观的世界。她把全部自我沉浸在感情的深海中,呼吸着这里边的一切,从这里面酿造出她自己的思想、性格、情趣、嗜好,以及她精巧的语言与优美的诗歌;以后,就在这里面消灭了她自己”。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黛玉的一生,似乎是为爱情而生,也为爱情而死的一生。
  黛玉生活于以“谨守礼法”自居的贾府,这个大家庭“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第二回)。贾府内部矛盾重重,一个个像乌眼鸡一样,“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第七十五回),对于不是“正经主子”的林黛玉就更是这样了。平时,连小丫头们都喜欢与宝钗接近(第五回),这虽然与宝钗处世随和大度、圆滑老练有关,但其中难免不有家庭的因素。宝钗出身于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府,富为皇商,虽家道中落,傍依贾府,但所有用度皆是自出,并且为人表现得很是大方;黛玉虽是书香门第之后,但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凡所用度,皆依靠贾府,纵然贾母怜爱,然其儿孙绕膝,难以做到悉心照顾。贾府的“睛雨表”凤姐知其如此,也在有意无意之间,透出了“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第二十五回)的价值评断,故黛玉虽贵为千金小姐,实则饱受风霜刀剑的侵袭。
  贾府表面上是那样的讲究礼仪,背地里又是这么的污浊不堪,“每日家偷鸡戏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第七回)。就拿贾府的最高统治者林黛玉的最终依靠贾母来说,这位慈眉善目、儿孙满堂的老太太,指责才子佳人戏曲中的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哪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第五十四回)。贾母认为,男女成婚必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定终身是要不得的,更不要说是恋爱了;但她对贾府内部的公然的淫乱却极为“宽容”、“大度”。对于贾琏与鲍二家的不正当关系,贾母只是一笑置之:“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谗嘴猫似的,那儿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文学论文